
最新的全国吸收外资数据再次印证了这一向好趋势。商务部统计显示,7月当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34.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8%,连续第4个月实现单月吸收外资正增长。商务部外国投资管理司司长宗长青介绍,今年1至7月,外商在华新设企业18838家。期间,外资大项目持续落地,1亿美元以上外资大项目到资占比68%,埃克森美孚、宝马、丰田、英威达等不少跨国公司不断加大在华投资,加快在华布局。
国研新经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中国新基建正成为疫情发生以来世界经济衰退背景下外资企业在华投资的新机遇,上万亿规模的新基建大盘子和巨额市场势必吸引外资企业。鼓励外资企业加大新基建领域投资,对于我国稳外资以及进一步提高产业竞争力、打通双循环具有可预期的正向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政策还在持续加码,外商投资将在财税金融支持,以及用地、能耗等要素保障方面收获更多利好。8月12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稳外贸稳外资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加大重点外资项目支持服务力度。对全国范围内投资额1亿美元以上的重点外资项目,梳理形成清单,在前期、在建和投产等环节,内外资一视同仁加大用海、用地、能耗、环保等方面服务保障力度。同时鼓励外资更多投向高新技术产业。在随后的国新办政策吹风会上,商务部部长助理任鸿斌指出,《意见》鼓励外资投向高科技产业、研发环节,补齐产业链短板。
另外,2020年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也已经开始公开征求意见,从领域来看,将进一步鼓励外资参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并鼓励外资投向生产性服务业,其中研发设计、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等领域成为目录扩展重点。
“外资企业积极参与新基建有望产生鲶鱼效应,通过竞争与合作能够促进中资企业在内的各类市场主体经营水平共同提升。”朱克力表示,在各部门密集推出的政策支持之下,外资企业布局新基建的信心获得进一步提振,进而放大了新基建尤其是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领域的竞争格局和发展潜力。
孟樸表示,各领域企业下一步应将投资及发展的有效性和质量摆在首位,将领先科技融入全球价值链。尤其面对“新基建”的重大机遇,全球产业链应该更加关注如何加深合作、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