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得不说,新发基金的命不错。”接连躲过两次调整后,有机构人士如此感慨。7月24日,仅仅5个交易日后A股再一次迎来大跌。纵是行情短暂熄火,但公募基金的爆款却丝毫没有停歇之意,刚刚过去的一周亦一次成为“爆款周”。
统计新发基金后发现,大多数新产品尚未来得及建仓或仓位较低,也就是说,这些新发基金份额刚刚“上膛”,还未真正投向股市,股市增量资金可期。
对于7月中下旬以来的市场调整,中信证券则表示,任何的回调以及结构上的扰动,都将成为下半年最好的入场时机。
在刚刚过去的2周,A股先后出现了2次剧烈的调整,7月16日大盘下跌4.5%,24日再一次大跌3.86%。尽管如此,公募基金的发行仍然呈现火爆之势。
统计显示,同期成立的爆款基金便有华安聚优精选、平安研究睿选、鹏华新兴成长、汇添富稳健收益等,其中华安聚优精选有效认购金额也接近300亿。
进一步来看,今年二季度,新成立主动权益基金190只,发行份额合计2516亿份,是2015年以来首次连续两个季度发行份额超过2500亿份,进入7月以来,基金发行进一步加速。
由于成立时间较短,这些爆款基金处于建仓期,也就是说“子弹”尚在膛内,还未开始真正投资于二级市场。
“连着两次大跌,新成立的基金就都躲过去了。一般来说,股票基金建仓期是6个月,如果行情好,基金经理可能会加快建仓的速度。”上海某公募股票基金经理表示。
“不过,需要看到的是,新基金在建仓期还是要考虑基民和代销机构的体验,要有一定的绝对收益考量。”该基金经理表示。
不完全统计梳理后发现,过去2个月来,新成立的权益类基金有93只,合计有效认购金额达到3791.5亿。按照目前两到三成的建仓比例计算,单单近2个月来尚未入市的新发基金规模在2660亿到3040亿之间。
有业内人士认为,根据经验来看,7月份来成立的新基金大多没有开始建仓,或仓位较低可以忽略。
“主动管理型的基金建仓和产品类型、规模、建仓阶段市场表现、基金经理个人风格以及对于市场行情的判断都有关,这些要素都会影响建仓的节奏。按照往常经验,建仓期完成后仓位都会打得比较满。”上述上海公募股票基金经理进一步称。
也就是说,新发基金尚有较大的仓位提升空间。
统计显示,截至2020年二季度末,主动偏股型基金整体仓位达到了阶段性高点,其中,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基金平均仓位达到88.60%,中位数90.95%,平均仓位达到2007年以来新高。
7月24日,市场再次遭遇调整,上证综指一度跌超4%,创业板指也跌超6%刷新春节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
具体来看,截至当日收盘,上证指数跌3.86%,失守3200点;沪深300跌4.39%;创业板指跌6.14%;科创50跌7.02%;28个申万一级行业全部下跌,前期涨幅较大的休闲服务、电子、医药生物跌幅居前。
尽管短期出现了较大幅度调整,但多位买卖方机构人士认为,市场反应过度,中长期向好趋势不改。
比如星石投资认为,“黑天鹅”事件可能会对短期市场行情造成一定的扰动,但是并不会改变市场中长期向好的趋势:中期来看,市场将步入业绩验证期,有真实业绩支撑的企业可能享受业绩、估值双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