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金面不错、市场走势不错、政策面也不缺好消息——近期的A股徜徉在一片“都挺好”的祥和氛围中。昨日晚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引导金融机构全年向企业合理让利1.5万亿元,助力稳住经济基本盘。事实上,近期四大行和商业银行各期限存款利率持续下行,LPR改革推动存款利率市场化成效初显。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近期各大券商展望下半年的股市,纷纷开始提到“小康牛”、“复苏牛”等字眼。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昨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向企业合理让利,助力稳住经济基本盘;要求加快降费政策落地见效,为市场主体减负。
会议指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必须在发挥好积极财政政策特别是纾困和激发市场活力规模性政策作用同时,加大货币金融政策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推动金融机构与企业共生共荣。今年1—5月,通过降准、再贷款再贴现、引导市场利率下行等措施,人民币贷款同比多增,企业综合融资成本降低。
会议强调,下一步要根据政府工作报告要求,一是抓住合理让利这个关键,保市场主体,稳住经济基本盘。进一步通过引导贷款利率和债券利率下行、发放优惠利率贷款、实施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支持发放小微企业无担保信用贷款、减少银行收费等一系列政策,推动金融系统全年向各类企业合理让利1.5万亿元。
二是综合运用降准、再贷款等工具,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加大力度解决融资难,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全年人民币贷款新增和社会融资新增规模均超过上年。
三是遵循市场规律,完善资金直达企业的政策工具和相关机制。按照有保有控要求,确保新增金融资金主要流向制造业、一般服务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更好发挥救急纾困、“雪中送炭”效应,防止资金跑偏和“空转”,防范金融风险。
四是增强金融服务中小微企业能力和动力。合理补充中小银行资本金。督促银行完善内部考核激励机制,提升普惠金融在考核中的权重。加大不良贷款核销处置力度。严禁发放贷款时附加不合理条件。切实做到市场主体实际融资成本明显下降、贷款难度进一步降低。
为有源头活水来,资金面宽松是近期A股走势稳中有升的有力支撑。在刚刚过去的三天内(6月15-17日),工农中建四大行一共发行了接近8亿元的3年期和5年期大额存单,利率从原来的存款基准利率1.5%调整至不超过1.45倍。此外,近期商业银行各期限存款利率也都出现下行,其中3年期、5年期等中长期限存款利率的下行幅度相对较大,5月份环比降幅均超过5个基点。一些中小银行2020年以来更是已经多次主动下调存款利率。
与此同时,货币市场基金、银行理财等市场化定价的类存款产品利率也有明显下行。如6月14日当周,3个月人民币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为3.78%,较年初下降37个基点。此外,6月16日天弘“余额宝”、微信“余额+”的7天年化收益率分别为1.44%、1.46%,较年初分别下降了99个、113个基点。
业内人士认为,这一切现象,表明自去年8月开始的LPR改革已经成效初显——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得到有效疏通,推动贷款利率持续下行。商业银行为保持资产负债收益的匹配,提高存款利率揽储的动力减弱,存款利率也出现下降,这正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体现。
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表示“资金面宽松是确定性的,股市货币宽松还未完全反应,好戏还在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