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季度手机端获客增长468%。”近日,上海华瑞银行科技部负责人叶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该行通过推动核心业务系统加速向云架构转型后的业务新变化。
华瑞银行的个案,是一些中小银行、保险机构、支付机构正加速上云,积极拥抱第三方云服务厂商的缩影;而疫情给银行数字化摁下快捷键,无接触式金融的出现,更进一步催快了两者的合作节奏。
当前的金融云计算巨头争霸,阿里云占据市场领先份额,腾讯、百度、京东、金山等云服务商均在发力。与此同时,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他们的产品方案逐渐缩小了早期背靠母集团资源协同带来的特色化,而是随着业务侧重点一起趋于同质化。
云计算属于重资金、重资产、需要不断投入的行业,对于中小金融机构而言,选择链接入其中,好处很明显:减少低效的重复建设。不过,问题也就来了,对于中小金融机构而言,他们一旦选择了第三方云厂商的服务,也即选择了后者的标准。而这一标准由谁定,将意味着谁来主导游戏规则。
未来,在符合监管导向的基础上,充分竞争的金融云厂商与金融机构合作将达到怎样的深度广度,值得期待。
“2020年一季度,华瑞新移动银行获客提升了468%,金融科技助力业务发展的实效性逐步显现。”近日,上海华瑞银行科技部总经理叶宁在接受券商中国记者采访时透露一个新变化:该行通过推动核心业务系统加速向云架构转型,系统开发周期缩短30%以上,同时大幅缩短系统环境准备和资源扩容周期,有效提升业务响应时间。
2019年年初,华瑞银行和阿里云开始接洽,到了当年底,华瑞银行基于阿里云“飞天”云计算操作系统、金融分布式架构 SOFAStack、mPaaS移动开发平台和大数据风控平台等金融科技技术,构建了“祥云”专属金融云平台,支撑起该行手机银行、营销系统、反欺诈系统、贷款核算等业务系统运行。
从概念走进现实,过去三年来,国产云服务商无论是业务规模还是入局者数量,都在不断爆发。2019年,阿里云营业收入首次超过400亿元大关,腾讯云也首次迈过百亿元,全年营收超过170亿元、增速87%,占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业务总收入的约17%。
在这个过程中,第三方云服务商里的公共政务行业、金融行业云业务更是其收入增量里的两大重要支柱。对于银行来说,在选择云供应商时,最看重后者的哪些指标?
“中国绝大部分云厂商都是在开源的基础上做一些定制开发应用。”叶宁及其专家团队从调研情况来看,“当前市场上,SaaS层面涉及到刷脸、认证等差异并不大,相对来说比较好选择”,“最重要的因素在PaaS层面。”
在华瑞银行上阿里云的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短期目标是移动银行的升级,将原有的架构笨重的APP变轻,将其升级为一个专业化的自营渠道。“要达到这个目标,第一个面临的就是要研发一个专业化的移动银行产品,第二个是研发架构要自建还是采用专业化组件,如果自建,有多少能力和资金投入?”他介绍,选择mPaaS研发组件后,底层技术基础问题解决,开发效率得到保障,用户端的使用感更加流畅。
叶宁介绍,在APP升级之后,“为线上业务的展业提供高频化的交易或者小额高频交易的平台”会被列入考虑,随着技术基础难题解决,从科技的合作延伸到生态资源的共享会成为可能,“逐渐发展到场景、客户合作这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