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目前的数据显示,外资还在持续买入大消费类概念的公司,例如贵州茅台、恒瑞医药等公司。根据数据显示,近一个月内北上资金净买入排名前三的公司分别为美的集团、贵州茅台和格力电器,这其中贵州茅台再创新高,股价逼近1500元大关。
不可否认的是目前消费股的估值已经处于历史高位,那么外资仍在加配的逻辑何在?对此,张启尧表示:“我们一直以来认为外资作为A股的核心影响变量,并将推动大消费为代表的核心资产估值重估。近期消费再度大涨,估值突破历史上限,部分投资者担心A股消费估值偏贵。但我们从全球估值对比体系出发,我们看到A股多数消费龙头与全球相比并不贵或者其盈利性成长性占优。”
张启尧认为A 股消费股目前的估值从全球市场出发来看有这样三个特点:第一,与美股相比,当前A股大部分消费行业的龙头PE估值偏高,其估值溢价来自高成长性,A股业绩增速普遍高于美股,PE-G视角下A股消费龙头估值仍处于合理区间;第二,当前A股大部分消费行业的龙头PB较为合理,PB-ROE视角下,A股消费龙头估值也较为合理;第三,海内外疫情错位,A股消费龙头率先迎来盈利修复。且与全球布局的美股消费龙头相比,疫情冲击下以内需为主的A股消费龙头业绩优势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