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一次的‘披星戴帽’,与其说是向投资者警示了退市风险,不如说是为其提供了通过非正常的技术性手段规避退市风险的特别机遇。”资深市场观察人士黄湘源表示,在注册制条件下更考验企业持续经营能力,连续三年亏损或将不再能恰当衡量是否该退市,面值退市可能将成为市场化退市主流。
4月7日,ST锐电成为今年第一家锁定面值退市的公司。从2014年开始,ST锐电为规避连续三年亏损退市规定,不断通过引入股东、出售资产、自家回购等多种资本运作来保壳,但由于市场并不愿意“买单”,其所采取的一系列“自救”措施终因股票面值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元而落空。
安信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陈果认为,随着注册制推行疏通IPO“堰塞湖”,让借壳上市的公司上市周期和核准审批优势弱化,壳公司价值直接贬值,同时注册制下IPO供给增多造成流动性紧张问题也需要完善退市机制缓解。A股将加速两极分化,投资趋势转向龙头。
从目前情况来看,随着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深化,尤其是A股成功纳入MSCI指数后,价值投资趋势表现明显。自2016年开始,贵州茅台、美的集团、中国国旅、长春高新等蓝筹股与白马股受到市场的追捧,股价保持“十年十倍”的增速,而业绩差、质地平平的个股则开启估值回归之旅。
山西证券分析师麻文宇表示,过去因退市制度不完善为市场遗留了一些“毒瘤”公司,对社会资源是严重的浪费,对于市场投资氛围也是极其恶劣的影响。未来通过退市常态化的推进,这些绩差股、问题股终将被市场淘汰,从而使得整个市场资源和资金重新得到优化配置,也为更多优质企业登陆资本市场腾出空间,最终形成上市公司之间良性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生态。
财经评论员曹中铭说,曾在低股价中频频上演着“乌鸦变凤凰”的故事,但市场生态的变迁以及面值退市股增多,说明“乌鸦”就是“乌鸦”,不可能变成“凤凰”,这既是市场发展的结果,也更是由“乌鸦”自身基因决定。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认为,现在A股市场已进入而立之年,经过三十年的运行已开始逐步成熟,当前市场生态的深刻变化。过去齐涨齐跌的市场已经难以出现,未来更多的机会在结构性的行情,好公司会不断创出新高,而差公司则会被不断边缘化甚至退市。
“炒概念、炒题材的方式已难以为继,只有为股东创造实实在在的业绩回报的公司才值得托付,投资者应在实践中坚持价值投资。”杨德龙说。
麻文宇认为,常态化退市将是大势所趋,问题公司则将持续承压。建议投资者对诸如*ST类、财务造假、不能按时披露财报、财报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或否定意见、业绩变脸、巨额商誉减值、大股东巨额减持等有潜在退市风险的上市公司敬而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