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获机构调研的化工行业公司中,联化科技(002250)、恒逸石化(000703)、国光股份(002749)、多氟多(002407)、道明光学(002632)、光威复材(300699)、回天新材(300041)等11家公司接受超过10家机构的调研。分析指出,经过近几年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后,化工各细分行业龙头企业与行业内中小企业的发展截然不同,强者恒强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疫情是否会影响到这些化工股成长性备受关注。
值得一提的是543家获机构调研的公司中,扣除4月份后才上市的新股,33家公司曾在月内创出历史新高。从涨幅上看,妙可蓝多(600882)、迈克生物(300463)、南极电商(002127)、艾可蓝(300816)、华特气体(688268)、克明面业(002661)、中宠股(002891)、天味食品(603317)、西麦食品(002956)、鸿路钢构(002541)、新宝股份(002705)、壹网壹创(00792)等23家公司涨幅超过10%。
记者注意到,这些创历史新高的公司从行业属性来看,前3个行业分别为食品饮料、医药生物和计算机,分别有8家、5家和4家。由此看,大消费较受机构青睐。分析人士表示,中国拥有庞大的人口存量,日益增长的居民财富和丰富的消费层次,使其拥有巨大的内需空间,近年来大消费板块也产生民许多的长跑冠军。但今年以来,食品饮料、医药医疗等表现较好个股及板块,在上涨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回调风险。
据了解,大消费概念包括食品、饮料、医药等具有消费属性的行业。5月以来,食品饮料、医药等大消费板块涨幅居前,多只龙头股股价频频创出新高,大消费板块再度接力成为“牛股集中营”。不仅国内机构重仓持有消费,北上资金也是大手笔加仓大消费。私募排排网未来星基经理胡泊表示,消费类个股受益于中国人口红利,一直以来是牛股频出的板块,表现出业绩确定、防御性强等特点,因此深受机构资金青睐,抱团现象明显。
事实上,对企业的深入研究,不仅要从公司本身出发,还要从行业、产业链、上下游进行系统性、持续性的调研跟踪。这样的企业已经具有较好的成长路径,商业模式更趋成熟,成长风险相对较小,更有持续的成长性,更具有投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