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极财政政策“三箭齐发”,是疫情冲击下的非常规应对政策。市场对此高度关注,尤其围绕特别国债,各种分析文章很多。近期,业内热议的“财政赤字货币化”话题,是其表现之一。抛开对“财政赤字货币化”概念的争议,问题背后颇为关键的一点在于,特别国债的资金从哪里来,央行会扮演什么角色。
科、创两板封闭基金申报密集潮涌:注册制改革备战资金箭在弦上
伴随着创业板注册制改革的启幕,A股新股发行体制的破冰正在进入攻坚克难的第二阶段,而如何围绕市场需求注入长期资金,正在成为新的命题。记者获悉,围绕创业板、科创板基于注册制改革趋势可能出现更大的新股发行浪潮的问题,多家公募机构正在密集发起设立与创、科两板有关的封闭式公募基金;而据记者多方获悉,上述基金得以推动申报,均与创、科板块背后的沪深交易所的积极沟通与推动不无关联。
多地加码停车设施规划 智慧停车再迎风口
在国家层面,交通运输部去年印发的《数字交通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将推进车联网、智慧停车、智能公交、网约车和共享单车等交通新业态的应用,促进先进信息技术与交通运输深度融合,发展以数据驱动的现代交通运输体系。
六保稳中国经济基本盘 市场化改革加速
2020年全国两会置身于多重历史节点,将对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路径产生方向性影响。在经历了一季度的艰难开局之后,中央首次提出了“六保”,成为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经济工作思路。在应对短期风险冲击、实现“六稳”“六保”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深化,也是今年两会的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