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3日,上证指数最高触到了2900点,但最后还是失之交臂,收于2898.05点。当天,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都出现小幅上涨,分别涨0.22%、0.54%、0.78%。
A股全天演绎了“喝酒吃药”行情。消费白马股表现强势,包括白酒、食品饮料、医疗等,站上了风口。
近期贵州茅台、五粮液等频创新高,消费50ETF也创出新高。
市场津津乐道,之前贵州茅台股价一度触及1338元,市值曾达16807.93亿元,超越2019年贵州省GDP。
“近期外资大幅流入A股医药消费类核心公司,部分个股股价创新高。从一些医药消费核心公司的历史估值区间看,已处于历史估值区间8分位以上,甚至接近10分位。”绎博投资基金经理王阳林说。
王阳林建议,投资者谨慎介入,有条件的投资者甚至不妨考虑布局空头仓位。
由于“喝酒吃药”历来是防御性品种,加上近期两市成产量萎缩,所以有投资人担忧后市A股可能调整。
不过,由于两会召开在即,所以机构大多预计A股将保持维稳行情。
值得一提的是,当天在隔夜美股尾盘道指大跳水超450个点,纳指、标普500指数跌2%的情况下,A股走出的上涨行情,是相当难得的。
5月13日,值得注意的大事是关于外资的。
早盘前,MSCI公布了其2020年的半年度指数审议结果,维持A股20%的纳入因子不变。对此,市场已有预期。
本次调整中,MSCI全球标准指数新增137只个股,其中包括56只中国股票(含港股、中概股等);剔除181只个股,其中包括45只中国股票(含港股、中概股等)。
具体到A股标的的调整,MSCI中国A股指数新增45只A股标的,剔除34只A股标的。上述调整结果将于2020年5月29日收盘后生效。
除全球指数系列外,MSCI中国全指数以及MSCI中国A股在岸指数的成分股名单也有所调整。
MSCI中国A股在岸指数增加成份股61只,剔除18只,其中新增前三大标的包括中公教育、世纪华通和中国银河;MSCI中国A股在岸小盘指数中新增208只个股,剔除53只个股。
分析人士认为,MSCI本次没有扩容,对于资金面影响较小。需要注意的是,盯住MSCI的指数基金会被动按照调整的指数成份股来进行配置。
5月13日当天,北上资金净流出 2.05亿元,结束此前三天净流入状态。但5月以来净流入70.50元。4月北上资金净流入更是高达533.58亿元。
总体来看,近期外资流入的速度比较快。
“近期外资流入非常明显,现在已经是连续出现8周北上资金净流入,外资流入的股票多数都是业绩优良的白马股,还有一部分是科技龙头股。”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指出。
“ A股市场估值具有投资吸引力,加上A股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升,外资进出A股的通道已经完全打通,而近期央行取消了QFII、RQFII的额度限制,也进一步显示出开放的姿态,将会吸引更多的北向资金流入中国资本市场,将来外资对于A股的持有比例有望进一步提升。”杨德龙说。
接下来需要关注外资流入转折时点是,6月20日,富时罗素将扩容A股。
对于A股走势,杨德龙认为,目前A股处于筑底反弹阶段,但反弹过程是一波三折,要等到海外疫情出现拐点A股才会坚决地走出慢牛的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