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产负债率是企业负债总额占企业资产总额的百分比。这个指标反映了在企业的全部资产中由债权人提供的资产所占比重的大小, 反映了债权人向企业提供信贷资金的风险程度, 也反映了企业举债经营的能力。
资产负债率的计算
用公式表示为: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资产负债率是衡量企业负债水平及风险程度的重要标志。它包含以下几层含义:
①资产负债率能够揭示出企业的全部资金来源中有多少是由债权人提供。
②从债权人的角度看,资产负债率越低越好。
③对投资人或股东来说,负债比率较高可能带来一定的好处。(财务杠杆、利息税前扣除、以较少的资本(或股本)投入获得企业的控制权)。
④从经营者的角度看,他们最关心的是在充分利用借入资金给企业带来好处的同时,尽可能降低财务风险。
⑤企业的负债比率应在不发生偿债危机的情况下,尽可能择高。
⑥一般认为,资产负债率的适宜水平是40%~60%。
由此可见,在企业管理中,资产负债率的高低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要看从什么角度分析,债权人、投资者(或股东)、经营者各不相同;还要看国际国内经济大环境是顶峰回落期还是见底回升期;还要看管理层是激进者中庸者还是保守者,所以多年来也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是对企业来说:一般认为,资产负债率的适宜水平是40%~60%。
影响资产负债率因素的分析
1.利润及净现金流量的分析
企业资产负债率的增长,首先要看企业当年实现的利润是否较上年同期有所增长,利润的增长幅度是否大于资产负债率的增长幅度。如果大于,则是给企业带来的是正面效益,这种正面效益使企业所有者权益变大,随着所有者权益的变大,资产负债率就会相应降低。其次要看企业净现金流入情况。当企业大量举债,实现较高利润时,就会有较多的现金流入,这说明企业在一定时间内有一定的支付能力,能够偿债,保证债权人的权益,同时说明企业的经营活动是良性循环的。
2.资产分析
(1)流动资产分析。企业资产负债率的高低与流动资产所占总资产的比重、流动资产的结构以及流动资产的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如果流动资产占企业总资产的比重较大,说明企业资金周转速度较快、变现能力强的流动性资金占据了主导位置,即使资产负债率较高也不十分可怕了。流动资产结构主要是指企业的货币资金、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存货等资产占全部流动资产的比重。这些是企业流动资产中流动性最快、支付能力最强的资产。我们知道货币资金是即付资金,应收账款是随时回笼兑现的资金,存货是随着销售的实现而变现的资金,这些资产的多少直接影响着企业付现的能力。如果该比重大,说明企业流动资产结构比较合理,有足够的变现资产作保证。反之,则说明企业流动资产中待处理资产、待摊费用以及相对固化或费用化挂账资产居多,这些资产都是尚待企业自行消化的费用,不仅不能变现偿债,反而会耗用、侵蚀企业利润,这也是一个危险的信号。流动资产的质量,主要看企业应收账款中有无呆坏账,其比重有多大,存货中有无滞销商品、长期积压物资,企业是否计提了坏账准备、销价准备, 所提坏账准备、销价准备是否足以弥补呆坏账损失、滞销商品损失和积压物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