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式踏入二季度,A股市场持续震荡,2019年年报进入密集披露期,2020年一季报业绩也逐渐浮出水面。4月8日,上证综指收盘下跌0.19%,收报2815.37点;深证成指下跌0.41%,收报10386.55点;创业板指下跌0.25%,收报1964.76点。沪深两市合计成交6740亿元,行业板块涨跌互现,RCS概念股逆市大涨。
至此,4月上证综指累计上涨2.37%,回归2800点。目前,4月上证综指的最高点为2823.28点,出现在4月7日,最低点为2719.9点,出现在4月1日。
从机构近期扎堆推荐的个股中可以看出,大金融股的占比提升,中信证券、招商银行、中国人寿3只个股上榜。
同时,还有两大券商抛出二季度金股,财富证券:海螺水泥、金地集团、比亚迪、伊利股份、顺鑫农业、丽珠集团、良信电器、星网锐捷、千方科技、山东黄金。光大证券:浙江医药、宁夏建材、中联重科、通威股份、鸿路钢构、万科A、爱婴室、德联集团、中公教育、美亚柏科。
面对A股震荡加剧后的众生态,有人恐慌、急切,有人逢低布局,有条不紊。那到底机构是如何看待A股何时会出现转机呢?“金融1号院”为您梳理了近期券商对于A股二季度的一些精彩策略观点以及资产配置策略。
2020年二季度大概率延续以结构性机会为主的格局,市场更多的将围绕主题性机会展开,以新基建为代表的新经济与科技将继续受到政策支持,依然是市场关注的重点。但是从估值与盈利预期角度而言,在经历疫情的冲击下,受影响较小或在疫情后能够强劲复苏的行业也值得我们关注。总体来看,二季度建议关注泛消费(食品饮料、医药、汽车)、新老基建(工程机械、建筑建材、5G、特高压)、科技成长(国产芯片、软件、新能源)、非银金融(券商)、农林牧渔等。
伴随疫情后复工潮启动,二、三季度经济有望逐级恢复常态,届时市场仍将重回3200点区域,年内第二个高点或有望在二三季度逐步兑现。
疫情的拐点将是本轮调整的低点,需要观察三个指标:各国是否采取了强有力控制疫情的措施,特效药的出现,疫苗的出现。随着美股流动性危机的解除,全球风险偏好有望从极度悲观的预期逐步回升,这也为二季度全球市场包括国内A股在内的资本市场反弹提供了可能性。
站在3月底看,主要市场指数和行业指数估值处于历史较低水平,部分指数估值已接近历史底部时的估值水平。A股市场并不算贵,且随着无风险利率下行和风险偏好提升,估值水平有系统性提升的可能性。风格上,更加偏好于时代硬科技(新基建)和世代新消费作为“进攻”方向。二季度主题投资机会凸显,建议关注生物安全法(医药、计算机、农业及食品安全)主题投资机会。
总体来看,虽然无风险收益率和风险溢价中长期对A股形成利好,但盈利端的中长期预期更为重要,一旦疫情对经济和上市公司盈利的影响向中长期传导,将推动预期层面的换锚。将全年A股的行情判断调整至震荡市,在风格层面,认为二季度的市场的整体筑底过程有助于对中小市值板块的再度配置。
海外疫情持续蔓延,逆周期调节政策仍需加码,基建仍旧是政策的主要着力点,从稳就业及稳增长角度,旧基建仍旧是缓解经济下行压力的主要支撑力量;同时,以5G为首,包括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以及工业互联网七大领域的新基建也将成为结构优化的重要方向。而中长期逻辑尚未改变,且已回调至年前位置的科技和新能源板块也可择机入场。此外,还可关注政策松绑下,定增市场的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