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久违的北向资金强势回归,沪指收复2800点。随着海外市场的初步企稳,北向资金昨日净流入超140亿元,叠加内需消费景气度回升,此前资金大幅外流的消费板块迎来了北向资金的补仓。长期来看,外资的确可能进一步提升A股的配置比例,A股真正的“避风港”作用将体现出来。在各路资金加速布局之际,一季报也在本周拉开帷幕,部分产品需求增长、原材料价格回落的上市公司先拔头筹,成为一季报预喜的主力军。
北向资金强势回归,昨日净流入145亿。此前大幅外流的消费板块迎来北向资金的补仓,五粮液(000858)、三一重工(600031)、贵州茅台(600519)、迈瑞医疗(300760)获净买入居前,分别获净买入9.00亿元、6.96亿元、6.29亿元、4.94亿元。
数据显示,上周5个交易日,贵州茅台每天都登上盘后十大活跃成交股榜单,该股全周合计获北向资金净买入15.01亿元。从持股数量看,3月30日至4月3日,北向资金共增持贵州茅台167.43万股,持股比例上升了0.14个百分点。
除贵州茅台,另一只消费股龙头海天味业(603288)上周也获得了14.93亿元的净买入,5个交易日获北向资金增持逾1219万股,持股比例大幅上升0.45个百分点。
北向资金是重要的增量资金来源,在A股市场的交易占比也逐步提升,2018年下半年之后基本上保持在5%-10%之间波动,对市场交易环节的影响不断加大;北向资金持仓规模已经接近公募持仓规模,达14964亿元,占A股流通市值比例达到5.75%,占比不断上升。东莞证券的策略观点认为,从2020年的北向资金未来变化看,有望呈现出由增量变化到存量变化,由被动配置到主动配置的过程,中期仍有增量流入空间。
而对于前期北向资金的流出,机构观点认为是短期回避风险的举措,尤其是在美股大幅波动的背景下。中金公司指出,每次海外市场大幅波动期间,无论波动起因是新兴市场还是发达市场,资金一般都会撤出风险相对高的权益类市场,如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但中国市场估值偏低、疫情控制相对领先、政策空间相对充足,中期前景不宜过度悲观。
放眼长期,随着MSCI等国际指数公司持续提高A股纳入比例,再叠加A股的优质资产回报优势,外资长期增配A股的趋势有望延续。天风证券策略团队认为,长期而言,如果发达国家股市进入经济衰退导致的熊市,那么外资的确可能进一步提升A股的配置比例,A股真正的“避风港”作用将体现出来。
北向资金逢低布局,背后是上市公司一季报成绩单出炉。昨日晚间,两市首份一季报出炉,华兰生物(002007)4月7日晚间披露一季报,一季度实现营收6.78亿元,同比下滑2.62%;净利润2.47亿元,同比下滑4.71%;基本每股收益0.1762元。
据悉,本周共有21家公司一季报率先亮相。这21家公司中,5家公司提前公布了首季业绩预告,森远股份(300210)、万泽股份(000534)、普利特(002324)预计净利润增幅中值超过50%。
从业绩增速居前的公司看,受疫情影响较小、积极处置资产、产品需求增长、原材料价格回落等成为业绩大幅增长的重要因素。如精研科技(300709)受益于业务规模扩大,且春节期间没有全面停产,受疫情影响较小。另外,“抗疫型”医药类上市公司业绩表现抢眼,如沃华医药(002107)预计一季度实现净利润4000万元左右,同比增长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