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证监会2月14日发布上市公司再融资制度部分条款调整涉及的相关规则,主要有几条:
1、精简发行条件,取消创业板公开发行证券最近一期末资产负债率高于45%的条件;取消创业板非公开发行股票连续2年盈利的条件——周一创业板肯定要作利好反应啊!
2、优化非公开制度安排,支持上市公司引入战略投资者。上市公司董事会决议提前确定全部发行对象且为战略投资者等的,定价基准日可以为关于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的董事会决议公告日、股东大会决议公告日或者发行期首日(回到刘士余任期之前的要求);将主板(中小板)、创业板非公开发行股票发行对象数量由分别不超过10名和5名,统一调整为不超过35名(扩大定增对象)。
再融资新规对A股市场最大的利好,是不再受减持规则限制——调整非公开发行股票定价和锁定机制,将发行价格由不得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均价的9折改为8折;将锁定期由36个月和12个月分别缩短至18个月和6个月,且不适用减持规则的相关限制。这条给参与定增的机构更大的活动空间,刺激资金参与上市公司定增。
大股东可以把受限的股票换成不受限的股票,还能打8折。大股东是不是又可以开始搞高抛低吸的市值管理模式了?
最直接受益的板块,第一是券商,第二是创业板,第三是重组股、壳资源。申万宏源策略还给出了有定增方案但未发行的上市公司名单。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导致企业不能正常开工但费用依然,现金流压力加大,资本市场再融资松绑也可以缓解一部分资金压力。证监会再融资新规把非公开发行股份比例从原来的不超过总股本20%改为30%,就是用实际行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不过如果市场都去追捧重组股的话,蓝筹股和高价股相对是要失血的,而后者对指数影响比较大。2019年11月公布再融资征求意见稿之后的第一个交易日,上证综指下跌1.83%,所以周一指数能不能收阳线还不好说。虽然说2019年以来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比较宽松的,目前市场流动性处在2016年以来的相对高位,有足够资金对证监会再融资新规作利好反应。
个人以为,疫情数据向好的方向发展是2月股市最大的利好。即使是资金不能兼顾重组股和蓝筹股,我想蓝筹股的抛压应该也不是很大,就算周一不能收阳,顶多也就小阴线。
过去一周的跌幅榜,以医疗医药股和口罩股为主,说明大家已经开始在憧憬“解除隔离”的未来。如果周一这个前景得以强化,说不定可以来一根中阳线,2月3日春节后的那个向下跳空缺口可以借这个利好完全补上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