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最新工作安排,发审委新一年的首次发审会将于2020年1月2日正式开工,这也意味着2019年发审委的IPO审核工作收官。据统计,发审委在2019年共审核了164家企业首发申请,其中138家企业的首发获通过,过会率达84.15%。这一数据较2018年57.51%的过会率明显大幅提升。不过,监管层仍严把资本市场准入关。审核从严的背景下,年内已有74家拟IPO企业主动“撤单”。
年内138家企业IPO过会
据统计,2019年1月1日-12月29日期间,发审委审核了164家企业的首发申请,其中138家企业的IPO申请顺利获通过,过会率为84.15%。
按单个月份的IPO审核情况来看,发审委在2019年1-12月各个月中,分别审核了8家、0家、8家、16家、11家、18家、11家、9家、16家、24家、26家、17家的首发申请。今年2月证监会发审委换届,因此当月的IPO审核出现空挡。从单月的过会率来看,除了今年2月外,5月和12月的过会率最高,均为100%。2019年单月IPO过会率最低的月份为1月,今年1月上会接受审核的8家企业中,有5家顺利过会,过会率为62.5%。
此外,2019年3-11月的IPO过会率分别为87.5%、93.75%、66.67%、63.64%、88.89%、93.75%、83.33%、80.77%。
按照上市板的通过率来计算,相较于主板、中小板而言,创业板的过会率最低。据统计,2019年上会接受审核的164家企业中,选择拟在主板上市的企业数量为60家,其中53家企业首发申请过会,过会率为88.33%。拟在创业板、中小板上市的企业数量分别为73家和31家,其中拟登陆中小板的28家企业首发获通过,过会率为90.32%;而拟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中,年内过会的仅有57家,过会率为78.08%。
数据显示,在今年6-7月,广东申菱环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艾融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等拟在创业板上市的9家企业首发申请均被否。而今年6、7月IPO的过会率均不高。
不过,相较于2018年,今年IPO审核整体的过会率明显提高。据统计,2018年全年发审委共审核了193家企业的IPO申请,其中111家获得通过,过会率为57.51%。苏宁金融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何南野认为,发审委审核理念的转变是IPO审核通过率大幅提升的重要原因。投融资专家许小恒称,过会率提升说明审核企业质地较高,注册制改革、科创板推出也释放了一部分改革红利。
爱玛科技等遭取消审核
虽说过会率明显回升,不过为了杜绝企业“带病”“带伤”上市,发审委把关严格。
据统计,今年以来,浙江才府玻璃股份有限公司、龙利得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常州中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安宁铁钛股份有限公司、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翔丰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爱玛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爱玛科技”)、北京诺禾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8家公司有过被取消审核的经历。
具体来看,浙江才府玻璃股份有限公司系2019年内IPO被取消审核的首例。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进入10月以来,IPO被取消审核的案例明显增加。数据显示,2019年10、11月IPO遭取消审核的公司分别有3家、4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