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持股看,大基金持股比例长期保持稳定,今年还在提升对耐威科技和北方华创的持股比例。本次集中抛出三家上市公司减持计划,系大基金投资A股以来首次,故而引发市场不少猜测。
接近大基金方面人士向证券时报记者透露,大基金在对一期浮盈项目选择性退出,但不排除二期会继续接手,所以整体影响不大。
从股价波动情况看,本次拟减持的兆易创新、汇顶科技今年来股价分别收涨215%与161%,在整个电子板块中涨幅领先,国科微涨幅也超过90%。大基金在减持操作缓急上,也与个股涨跌幅一致:大基金将对兆易创新自12月20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3个月内减持不超过1%,其他两家公司则将在明年1月至4月执行减持计划。
据信达电子统计,相较当初协议入股价格和IPO前入股价格,大基金在上述个股浮盈已经翻倍,兆易创新浮盈更是超过3倍;另外,大基金投资浮盈翻倍公司共有9家,在中微公司及长川科技的投资浮盈更是在10倍以上,仅有北斗星通浮亏。
有电子行业分析师向记者指出,大基金(一期)的投资规划是15年,分为2014至2019年的投资期、2019至2024年的回收期,以及2024至2029年的延展期。也就是说,2019年正处于投资期与回收期交接处,且在岁末,出售股票并非异常操作;未来也不排除继续出货前期浮盈较多的标的。
参考海外政府主导型基金,期满退出也是正常操作。
天风证券举出以色列YOZMA、美国SBIC等基金案例,指出政府资金的适时退出,非但没有影响企业的运营情况,反而吸引了更多其他资金进入行业,引导其他资金的投资。且政府资金的退出,提高了资金的周转率和使用效率,扶持更多的企业。
招商证券也指出,此次大基金减持短期或有情绪冲击,但不必过于担忧,系正常退出。大基金一期总规模1387亿元,于2018年基本投资完毕,最终撬动超过5000亿元的社会投资规模。作为市场化管理的基金,大基金以产业扶持为最终目的,目前大基金二期已经注册成立,将加大对关键设备等环节投资,国家长期支持科技的大方向也依然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