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顾基金特别是公募基金在独门重仓股上的“历史业绩”,有过慧眼识珠发现价值个股的情况,也有过于追求标新立异最终被打回原形的情形。对此,业内人士表示,今年以来,机构在消费、科技和医药等行业及个股上“抱团”的情况仍较普遍。在结构性机会出现的情况下,基金正挖掘独到的机会,以期获得超额收益。但是基金在此类机会上的挖掘仍以业绩改善、产业链联动等确定性机会为主。
“我喜欢挖掘独到的个股机会。今年的结构性和‘抱团’行情中,可以通过追逐‘抱团’资金获得回报,但这样的回报难说丰厚,而且风险相对较大,不如另辟蹊径。但挖掘独到机会需要在安全可控范围进行,例如个股业绩的反转,如汽车行业个股;产业链条的联动和映射机会,如科技行业带来的上下游产业链机会。”上海一家基金公司权益投资部门负责人表示。
这样的谨慎,也契合当下基金对市场的研判。施罗德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多资产团队基金经理周匀认为,目前A股估值水平整体合理但分化比较严重,一部分行业和公司估值偏贵,而对于经济周期较敏感的行业估值普遍处于低位。整体而言,预计股票指数级别的上涨空间较为有限,但随着宏观环境的变化,行业轮动的机会值得关注。德邦基金则表示,三季报显示企业盈利具备边际企稳改善的基础。考虑到年底获利盘兑现预期等因素,预计市场震荡概率较大。在配置方向上,看好消费、科技以及低估值的金融周期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