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时,随着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领域的地位逐步提升,国内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也要逐步增强,A股市场化和国际化的内在要求越发强烈。今年以来,尽管面临外部不确定因素增加的影响,但是A股市场化改革却并未因此停滞。A股市场设立科创板,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架构,并启动试点注册制。市场化改革有利于提升A股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提升社会资源配置的效率,好股票的高回报将受到重视,而无回报的差股票将被淘汰。
在A股国际化发展方面,除了沪伦通启动之外,证监会出台多项对外开放措施,包括推动修订QFII/RQFII制度规则;允许合资证券和基金管理公司的境外股东实现“一参一控”;合理设置综合类证券公司控股股东的净资产要求;放宽外资银行在华从事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业务的准入限制;全面推开H股“全流通”改革;加大期货市场开放力度;放开外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管理的私募产品参与“港股通”交易的限制;研究扩大交易所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研究制定交易所熊猫债管理办法。此外,MSCI、富时罗素和标普道琼斯国际指数公司也正在按预定计划增加旗下国际资本投资A股的权重。国际化发展将引入成熟资本市场的理性投资理念,改变A股投资者结构,进而促进A股资本定价与国际水平接轨,A股蓝筹品种长期低估的局面或改变,市场估值重心有望上移。
笔者认为,国内资本市场规范化、市场化、国际化发展有利于提升上市公司质量,改善股市运行效率,培养理性价值投资理念,有利于A股长期健康稳定发展。
五是蓝筹股获得增量资金增持,估值重心持续走高。在沪指2440点附近,沪深300板块和上证50板块的市盈率分别为10.33倍和8.33倍;在沪指2733点附近,沪深300板块和上证50板块的市盈率分别为11.15倍和9.31倍。显然,在本轮市场上涨过程中,蓝筹股估值重心有所抬升。2019年以来,北向资金入市规模超过千亿元,QFII和北向资金持股市值超万亿元,接近国内公募基金的规模,而其中低估值蓝筹股持股市值占比较高。此外,沪深300指数和上证50指数在近期的市场波动中,均表现出一定的抗跌能力,且在市场上涨过程中承担做多主力的角色,后市蓝筹股估值重心有望进一步走高。
六是港股调整到位,A股上行趋势未改。笔者认为,从估值底政策底到市场底皆已经成立,从2440点开始的牛市基础是扎实的。从2440点涨到3288点,上涨61个交易日,上涨了848点;而从3288调整到2733点,调整了81个交易日,下跌555点,调整幅度为65%,时间和空间都已经足够。而港股恒生指数已经回到24899点,这是年初1月3日附近的低点位置,港股已经形成“黄金大底”。恒生指数整体破净,恒生中国企业指数的市净率只有0.91倍,两地市场底部同时得到印证,后市上涨行情将从A股2733点和港股24899点启程。笔者认为,利空因素已经充分反映在市场底部之中,A股已处于新一轮牛市初期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