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尽管目前“面值退市”风险骤升,多数资金已经远离垃圾股,但一定程度上并不能改变一些散户投资者偏爱低价股炒作的事实。高股价意味着高门槛,入手低价股的成本则有限,因此散户资金也愿意追逐低价股。
但很大程度上低价股等同于问题股,股价低于2元的股票中绝大多数都是*ST的公司或者近一年来遭遇了风险事件,如财务造假或债务兑付问题,显然这类公司的基本面难以支撑持续的行情,更多时候低价股是被炒作的标的物。
泽浩投资合伙人曹刚对记者表示:“低价股不仅受散户喜欢,更是受到游资偏爱,低价股往往盘子小,容易控盘,游资往往可以花费更小的成本,去谋取更大的利润。”
事实上,根据记者梳理近一段时间低价股尤其是存有“面值退市”风险的公司股价走势波动较大,一天之内出现“天地板”也并不鲜见。
如已经确定触发“面值退市”的*ST雏鹰,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竟然出现了7次跌停和2次涨停。
与此同时,杨德龙还认为,一些投资者热衷于低价股炒作是在押注这类公司可能会有借壳或者重大资产重组的情形,“以前炒低价股主要是博弈‘乌鸡变凤凰’的故事,即通过借壳上市或资产重组,该垃圾股可能‘咸鱼翻生’或是‘乌鸡变凤凰’,鼓励很多投资者投机成功。”
实际上,在*ST华信股价持续下跌的过程中便传出要引入资方重组公司,受此消息的影响公司股价也在多个交易日出现了波动剧烈的情况,如今公司即将触发“面值退市”红线,众多投资者被掩埋其中。
对于还在持续参与存在“面值退市”或者其他退市风险的投资者,杨德龙呼吁:“现在对于退市是处在严监管的阶段,即这类问题公司理论上很难实现‘借壳上市’,这也就表明垃圾股很难咸鱼翻生,因此投资者也将对它们采取抛弃的态度。对于喜欢参与仙股炒作的投资者来说,这将会是一个很大的教训,如果退市,将可能造成血本无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