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创板鸣锣开板已有两个交易日。根据Wind终端统计,23日从沪深市场净流出的主力资金规模大幅下降至40.33亿元;与此同时,同日有11个行业板块实现净流入。市场人士认为,科创板开闸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市场风险偏好提升,比价效应明显,这种比价效应正在为相关行业带来估值提升机会。
主力入场意愿提升
23日,沪深市场延续窄幅震荡态势,但波动频率明显加快,午后随着赚钱效应提升,指数企稳并持续上行,最终三大指数齐齐收红,全天两市上涨股票达到2950只。
根据Wind终端统计,23日,两市净流出的主力资金规模从前一日的281.69亿元下降至40.33亿元,降幅高达85.68%。单日获得主力净流入的股票家数也发生翻倍,从前一日的652只上升至1530只。数据表明,科创板提升了资金参与意愿,在场内产生了一定的赚钱效应。
资金情绪改善贯穿23日的交易全时段。当日开盘主力净流出就大幅下滑,从前一日的141.04亿元下降至37.50亿元,尾盘阶段随着大盘冲高,市场甚至一举获得15.91亿元净流入。
根据Wind数据,23日中小板和创业板双双实现资金流向逆转,分别实现2.47亿元和6115.76万元净流入。
看好优质科技股
东兴证券表示,短期内更需要关注的是由于科创板上市带动市场风险偏好提升,比价效应为科创相关行业带来的估值提升机会。首批科创板上市公司估值相对合理,基本落在A股对应行业目前估值25%-75%区间。其中,专用设备制造、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估值水平高于行业中值。随着科创板的开闸,在比价效应的引导下,市场风险偏好或将回暖,有望提升相关行业估值中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