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历了初期的火热打新之后,首批科创板新股上市后究竟会有何表现,是公募下一阶段关注的重点。不少受访者认为,各科创板新股的流通市值、盈利增速、绝对股价等因素将综合影响资金对其追逐程度。
李韵怡指出,“25个新股在行业属性、发行PE、发行规模等各方面差异较大,预计上市后涨幅会出现一定的差异性。整体看科创板新股的发行估值相对可比公司可能有一定的折价,有利于上市表现,具有业务稀缺性、科创属性强的标的,有可能在上市后会受到更多的关注,部分市场参与者也可能关注绝对股价低、流通市值较小的标的。”
此外,融通基金相关人士亦表示,“个股由于基本面、流通市值差异较大,我们预计市场空间大的、未来几年盈利增速快的、流通市值小的公司可能会受到资金的追捧,当然也跟上市时的市场情绪和上市前相关行业的涨幅等因素相关。”
此前有不少券商预期,至少在不设涨跌幅的前五个交易日内,首批25只科创板新股都会受到资金的热炒。
对此,李韵怡认为,“资金是否热炒目前可能没法完全预料,但首五日不限制涨跌幅的,与目前A股的交易规则出现差异,会对活跃的交易账户形成一定的吸引力。”
至于后续投资计划,受访者普遍表示要经历了初期的高波动阶段后,再结合公司基本面和估值,挑选当中适合长期持有的个股,在合适的价格考虑参与。
前述融通基金相关人士谈道,“根据测算科创板公司上市时预计的2019年平均市盈率在34倍左右,如果再考虑上市后的涨幅,估值或将没有优势,如果后期因为市场因素调整到合理的估值区间或者公司的成长性得到确认并超过预期,不排除在二级市场参与。”
除了科创板标的本身外,近期备受关注的另一维度在于科创板“映射效应”。近期A股的科创板对标板块及标的表现强势,不少人士将此视为科创板“映射效应”,并认为该效应在科创板正式开市后会进一步显现。
对此,李韵怡提醒应保持谨慎。其指出,“参考首批创业板及几次恢复新股发行后的历史情况,‘映射效应’存在阶段性表现的可能,但中长期看‘映射效应’并不提升相关公司的投资价值,需要谨慎对待。参股科创板的公司相对会有更长期的正面影响,尤其是优质科创板公司的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