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25日,上证指数下跌0.87%,报收2982.07点。分析人士指出,部分权重股在近期迭创新高后,技术上需要回调,指数也同步承压,但随着诸多积极信号不断浮现,沪指在3000点一线充分整理后,牛市第二阶段仍为期不远。
眼下,上证指数上方面临着60日均线以及5月6日向下跳空缺口的双重压力,这一压力区也曾是今年3月份的主要支撑位,从支撑反转为压力,成为右侧交易者短期看淡指数的主要原因。
不过随着近期盘面五大积极信号的相继浮现,中长期的多空力量对峙正从量变向质变方向发展,A股离牛市第二阶段的脚步越来越近。
具体看这五大信号。首先是6月份股票回购金额创下月度历史新高。数据显示,6月以来截至25日,沪深两市回购金额达374.09亿元。据富国基金统计,2016年至今,共出现过4次股票回购高峰,其中3次发生在市场底部区间,在回购达到阶段性高点后,市场开始一轮强势反弹。
其次是两融余额止跌企稳重返9100亿元上方。在经历了5月的快速下降后,6月下旬两融余额止跌企稳迹象明显,并快速上涨,截至6月24日,两融余额报9139.84亿元。
再次是市场申购ETF热情高涨,6月24日,易方达创业板ETF获得8.96亿份净申购,以当日单位净值1.4581元估算,资金净流入13.06亿元,规模升至233.55亿元,创历史新高。还有数据显示,截至6月21日,南方中证ETF成为年内首只规模突破500亿元的新发股票ETF。股票ETF发行显著提速,今年以来已有23只股票ETF成立,还有12只处在发售期。ETF作为配置工具的优势获得投资者认可,同时也表明市场对指数后期走势的看好。
还有就是政策利好不断推动券商股再度活跃。从历史经验看,券商股走势与大盘走势是相互提振关系,大盘走好能够带动券商股走势,而券商股被市场认为是牛市风向标,在这种预期影响下,券商股持续活跃自然也能带动大盘情绪。
最后,是部分消费白马股不断呈现新高,抬升板块估值中枢,起到示范效应。
从历史看,牛市从最低点走向最高点可以分为三阶段,以2005-2007年和2013-2015年两轮完整的牛市为例,可以发现,市场从最低点走向最高点的过程中,指数和结构的演绎都有清晰的脉络可循。
具体看,第一阶段特征为“轻指数、重个股”,指数无明显涨幅,但主线超额收益显著;第二阶段特征为“重指数、轻个股”,此阶段指数和主线均有显著收益,但主线超额收益收窄;第三阶段特征为“重指数、重个股”,此阶段指数和主线同样有显著收益,与此同时,主线超额收益显著。
“目前市场正处于从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的过渡期。”一市场人士表示,从2440点反弹至今,沪指涨幅约20%,但个股行情突出。在政策面利好刺激下,市场有望进入第二阶段。
这些政策利好中,首先是并购重组新规开启市场化优胜劣汰。6月20日,证监会就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招商证券表示,短期有利于提振市场情绪,中长期为优质资产提供快速上市渠道,有利于优势资源的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