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日,A股市场涨跌互现,整体呈现沪强深弱的格局。
上证综指以3004.29点开盘,全天震荡盘整,最终收报3008.15点,较前一交易日涨6.17点,涨幅为0.21%。深证成指收报9212.12点,跌2.15点,跌幅为0.02%。创业板指数跌0.61%至1514.46点。中小板指数收报5685.17点,跌幅为0.07%。两市成交金额合计4950.71亿元,比上周五萎缩20%。
证券人士指出,股市进入又一个筑顶阶段,投资者不宜轻举妄动。
上证指数继上周五在60天线与90天线的“夹板”间激战后,本周一继续在这个狭窄的区域内展开血战,且全天振幅只有0.61%,创今年1月16日以来的最小纪录。上证指数能在“夹板”中运行多久?最终会选择向上还是向下?
华龙证券新华路营业部总经理邓丹认为,就本周一上证指数的表现看,可以用四个字概括——强弱参半,“强”体现在上周五该指数完全在60天线与90天线的夹板中运行,而本周一并未向下触及90天线,却向上触摸到了60天线,显示出多头比较强硬的一面;“弱”体现在成交金额的不足,上周五,我曾说过该指数要有效突破3月份整理平台,没有4000亿元的单日成交是过不去的,更不允许出现4000亿元带量下跌的情形,而本周一的成交金额骤然萎缩了近两成,使得后面带量突破的假设面临着很大的变数。这样一来,我们上周五提到的120周线与500天线在3035-3050重压多头的判断,本周又是密集的时间窗口期,估计不久就要变盘。操作上,只要沪市没出现4000亿元向上突破的走势,则投资者还是应当防御风险为主。
周一深证成指全天窄幅整理,其最高点比上周五的高点要低,最低点比上周五的低点要高。这种技术形态,叫做“孕线”。深证成指的这根“孕线”意味着什么?
富鼎资管经济学家李维夏认为,深证成指的这根孕阴十字星出现在这么一个位置,的确让多头感到不安。这种不安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技术面上的60季线与5月6日下跳缺口下沿存在着较大的压力;二是在科创板第一股将于本周四申购之际,一些质疑的声音会不会导致申购后的科创板股票延迟上市的时间,这说不清楚。深证成指主要是经营模式成熟的上市公司,经过长期超跌后,相对高估的科创板一旦推出,是利好深证成指挖掘空间的。不过一旦科创板晚于预期推出,那么当深证成指破位下跌后,科创板的利好效应反而有可能转换为利空。综合分析下来,深证成指短期震荡筑顶的可能性在加大。现在唯一能让该指数突出重围的利好,就是科创板尽早出台。
继上周五中小板指的60天线交叉了90天线后,本周一创业板指的60天线也交叉了90天线。前者在交叉后的第2个交易日仍企稳于年线也就是250天线之上,后者却下跌了0.61%,差0.07点回补上周五的上跳缺口。这对中小板和创业板这两个成分指数而言,60天线交叉90天线会不会成为新一波下跌的开始?
海通证券中山三路高级投顾张亮表示,如果单独从形态上讲,中小板指和创业板指是有些矛盾的——中小板指在60天线交叉90天线当日形成了高点后,次日的十字星具有巩固高点的涵义;但创业板指在60天线交叉90天线前就形成了高点,本周一交叉时则是先抑后扬的小阴线,意味着短线不排除补缺后企稳的可能。这两大成分指数分析结论是矛盾的,那就必须把综合指数拿来全面分析。中小板综与创业板综距离60天线交叉90天线都只剩2个交易日了,接下来的走势就比较好判断:本周四五便能看出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