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激发重组“助推器”功效 加速股市“吐故纳新”
证监会近日拟调整完善重组上市政策。分析人士认为,监管层根据市场变化适时调整重组上市政策,是在资本市场深化存量改革进行到一定阶段水到渠成的政策选择,主要目的在于“以增量带动存量”,实现市场化优胜劣汰,持续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加速股市“吐故纳新”。
科创板新股申购临近 券商技术系统准备就绪
6月22日,券商完成科创板网上发行业务全网测试。券商人士表示,在此次发行业务测试后,直到6月27日首只科创板股票网上发行,券商网上交易、手机APP及营业部现场自助委托系统升级将提速,已开通权限客户需尽早下载安装支持科创板网上交易或手机客户端。目前,券商交易系统已准备就绪,可以支持科创板新股申购。
冲刺科创板 拥有“中国芯”的澜起科技估值几何
眼下,澜起科技同时还在向科创板发起冲刺,现已进入“提交注册”环节,状态为“处于进一步问询中”;此前公司经历了三轮问询共计答题74问并于6月13日过会。根据相关制度安排,若能获证监会同意注册,申报企业将会进入询价发行阶段。
证券业净资本总额突破1.6万亿 达历史峰值
近日,广发证券150亿元的定增计划因市场环境和融资时机变化等因素而宣布终止,但更多券商正积极通过资本市场增强资本实力,以谋求更多发展机会。在科创板推出并试点注册制背景下,具备资源与资本优势的券商将占得先机。
重组新规释放活力 严防炒壳炒差
6月21日,市场聚焦小市值。因为就在前一日晚间,证监会修改了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适度修订了重组上市相关条款。监管流露出的适度鼓励姿态,是否意味着坐了一阵“冷板凳”的壳公司要热身上场了?市场都在关注,所以有了开头的那一幕。
补齐监管短板 非寿险业务准备金管理办法将修订
上证报昨日从业内独家获悉,为进一步完善非寿险准备金制度、补齐监管短板,监管部门对《保险公司非寿险业务准备金管理办法(试行)》(下称管理办法)及其细则进行了修订,目前正在行业内部第二次征求意见。
最高法新规加持科创板改革 首次“私人定制”意在警示谁?
衍生于科创板的“资本市场记录”再添一例——最高人民法院上周五发布了“科创板私人定制版”司法文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为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改革提供司法保障的若干意见》,这是最高法历史上首次为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改革安排而专门制定的系统性、综合性司法文件。以至于部分媒体直接以“撑腰”来形容最高法对于科创板改革的态度。
证监会对并购重组“三高”持续从严监管 坚决打击恶意炒壳等违法违规行为
日前,为持续推进并购重组市场化改革,促进供给侧存量重组、增量优化、动能转换,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证监会拟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部分条文进行修改,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19年7月20日。
6月地方发债近9000亿元 密推重大项目稳投资
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稳增长急需稳投资,最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投资有望提速。广东等地日前密集推出重大建设项目计划,6月地方债发行明显加快,有望达到9000亿元的年内新高,为基建等重大项目输送资金。
为科创板运行营造法制环境
于资本市场而言,近期最受关注的莫过于科创板开板。随着首批科创板新股上市在即,保障科创板稳定运行的相关制度建设正加速推进,包括备受关注的法制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