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上述数据中不难发现,北上资金偏好依然较为倾向蓝筹板块。那么北上资金逆势持仓蓝筹背后又有何逻辑呢?
具体来看,招商证券认为,近期香港相关部门对北上资金监管的加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近期外资的走向。但考虑到MSCI将于5月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后实施提高A股纳入比例第一步,并且富时罗素指数也将于6月纳入A股,5月将迎来外资布局时点。并且在经历了3月的缩量、4月的波动和净流出的市场调整后,5月外资企稳流入的概率高。
而从布局方向上看,中金公司指出,MSCI提高A股纳入比例首批从5%提高到10%将在5月底生效。估算被动资金占比可能在20%左右,也就是本次将有约40亿美元/200-300亿人民币的资金将在五月底左右进入市场。此前的调整,市场短期压力得到一定的释放、整体估值不高,A股未来展望不宜过度悲观,结构性机会可能依然积极,建议后市重点把握消费升级与产业升级大趋势(食品饮料、家电、医药龙头、先进制造、汽车及零部件、酒店旅游、零售、家居等)。
不乏结构性机会
年初以来,A股表现令人眼前一亮,在各路资金推动下,整体呈现量价齐升态势。其中,北上资金流入力度尤为突出,成为贯穿本轮A股反弹的主要增量来源之一。因此,进入5月,北上资金动向同样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A股行情的高度以及持续性。
不难发现,北上资金投资标的和风格已成为当前不少机构和普通投资者关注的主要指标之一。在这样的背景下,境内投资者在加强外资动向研判同时,有的也早已开始采取跟随等应对策略。
针对后市,天风证券认为,进入5月,市场情况将变得纠结。一方面,企业盈利的数据很大可能会由于价格因素而二次探底(2012年之后,“量”的因素波动大幅收窄,企业盈利与PPI的拐点几乎同步)。另一方面,货币和信用的扩张力度较一季度仍然在边际收缩。这意味着流动性推动的估值提升暂时休息,但盈利不但没有拐头向上,反而出现二次探底。这个阶段可能导致市场出现大幅波动或者调整。MSCI将在6月1日完成指数跟踪的变更,纳入因子从5%提升到10%,从去年经验来看,主动型外资将在5月份开始增加配置,被动型外资将在5月份最后几天完成换仓以保证对指数跟踪的准确度。因此,5月份市场的增量资金也更偏好于“金融+消费”。
上海证券表示,4月以来A股上行动力有所减弱,盘整迹象越发明显,市场对于密集的利好逐渐产生审美疲劳,站在当前时点,投资者对后市行情走势也产生了一定分歧。在此背景下,该机构预计后续行情演绎焦点将逐步从货币政策宽松带来的无风险利率下行转移到企业盈利增速情况,趋势性机会暂时不会出现,结构性机会丰富。主题方面,成长股,尤其是与科技进步、先进制造有关的标的有望产生较高超额收益。尤其是与科技进步、先进制造有关的标的有望产生较高超额收益。
在不少机构看好5月A股结构性机会的背景下,分析人士表示,随着行情进入第二阶段,在后市主线清晰后,调仓换股完毕的北上资金仍将有望重现净流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