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李永兴看来,如果2月社融数据没有延续高增长,又或是经济基本面短期内企稳改善的速度较慢,都可能对市场未来一段时间的表现产生影响。从他当前观察到的情况来看,当前已经有些经济数据趋于好转。“首先,我们发现基建项目的需求有所改善,其次,一些城市的地产开始出现起色,第三,汽车销售数据开始企稳。”李永兴告诉记者,“而从资金面来看,两融余额持续增加,带杠杆的资金入市趋势明显。”
任路告诉记者,他对市场相对乐观。“这轮行情的一个重要的驱动因素在于,在政策面上,资本市场被提升到了较高的高度。从中央到地方、从监管机构到交易所,近期都在密集出台相关政策,以提升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他表示,从资金面角度来看,越来越多的长线资金正在流入股市,不少地方的年金都在进行招标,职业年金也在逐步入市,养老金、年金等长线资金是一个健康活跃的资本市场所必不可少的。
而在国联安基金经理刘斌看来,目前还无法确定未来能够形成单边大牛市。刘斌表示,接下来两会召开,两会将如何看待资本市场、金融市场的发展,这将是市场普遍看重的问题。同时,3月份是一季度的最后一个月份,随着第一季度的结束,上市公司一季度的业绩情况将展现出来,这将影响到市场对于上市公司全年业绩的展望与判断,而这些因素将影响市场未来的走向。
“年初以来启动的这轮行情不会演变为一轮杠杆牛。”刘斌表示。
接下来的投资机会在哪?成长股或有机会
记者发现,对于接下来的投资机会,不少基金经理都认为成长股更有机会。
汇丰晋信科技先锋基金经理陈平持这一观点。陈平分析,一方面,在经济下行中,中小创公司和宏观经济环境的关系没那么大。另一方面,从前几年中小创公司并购重组的高峰期来测算,2018年可能是中小创公司业绩集中爆雷的最高峰,可以预见的是,2019年、2020年,中小创公司商誉爆雷的情况将逐年减少。据券商测算,此前没有进行并购的创业板公司,其内生性增长的业绩增速也很可观。而在当下市场环境下,并购还可能会对企业提供正贡献,而且现在市场风险偏好正在逐步提高,货币政策也相对宽松,这些对成长股公司来说都是利好。
另一位基金经理则向记者表示,过去两年间,相比大盘蓝筹股,中小创个股持续下跌且跌幅明显更深,这些公司的估值更具吸引力,而随着市场风险偏好的逆转,这些公司有望首先迎来估值的提升。而且中小创公司中不乏真正能够长期成长的好公司,这些公司此前被错杀,而现在在价值重估的过程中,有望在估值提升的同时实现基本面的同步业绩增长,这些公司尤其值得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