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过,就在商品代鸡苗价格一路上涨之时,其下游的毛鸡及鸡肉产品却“稳坐钓鱼台”。民和股份、仙坛股份方面均介绍,春节以来,毛鸡及鸡肉产品价格一直比较稳定,毛鸡仍然保持了春节前的较低价位,不到4块钱一斤,鸡肉产品价格也相对温和。
上述人士表示,毛鸡和鸡肉产品价格去年有过一段时间的上涨,但后来再没有涨过。预计未来祖代鸡苗的进口量也将稳定在75万套左右,波动不会太大。
尽管如此,上述公司均预计,“毛鸡及鸡肉产品价格后市肯定会上涨,以往商品代鸡苗,5毛、1块钱都有可能,但今年的价格这么高,将影响春节以后的毛鸡及鸡肉产品的价格。这个价格同时也表明,养殖户看好春节以后的消费市场,预计春节后毛鸡的价格至少在四五块钱一斤。”
猪周期拐点到来
相对近期鸡产业链的发力,生猪板块从今年伊始就站在了风口,通达信猪肉指数(880936)今年以来累计涨幅30%,龙头股新五丰涨幅翻倍。
在本轮猪周期中,非洲猪瘟疫情成为加速行业产能出清的重要因素。2018年8月后,受疫情影响,包括东北地区在内的全国超八成省份跨省调运受限,多地出现养殖户深亏、补栏积极性急速下降的局面。
同时农业部发布生猪存栏环比同比数据也显示,2018年12月全国400个监测县能繁母猪存栏环比上月下滑2.3%,同比减少8.3%,同比降幅较上月(-6.9%)扩大了1.4个百分点。
搜猪网分析师冯永辉此前在接受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采访时表示,据市场调研情况显示,生猪行业去产能已经确定开启,这就是猪周期拐点的前兆。
他表示,2018年12月份农业部公布的生猪市场数据显示,国内生猪养殖的成本在6元/斤,而目前全国生猪养殖行业平均每养殖一头猪就要亏损200元左右。此前,东北地区猪价最低时甚至达到3.2元/斤,头均亏损高达500元。猪价继续向下空间已经不大,后续价格上涨的预期已经形成。
北上资金推动猪行情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的A股生猪行情,北上资金在其中扮演了重要推手。
数据显示,截至2月19日,开年以来北上资金累计净买入990亿元,已连续15个交易日保持净流入态势,净买入金额远高于历史同期水平。与2018年同期相比,开年来北上资金净流入规模同比增长超3倍。
其中,北上资金对农林牧渔等板块持续加码,已连续10周加仓,农林牧渔板块上周表现同样亮眼,板块指数累计上涨11.44%。
北上资金从2018年11月30日持股农林牧渔行业4.98亿股,到2019年2月15日持有7.01亿股,持股数量增加40.76%。
从个股来看,统计显示,牧原股份涨幅亮眼,而北上资金从春节前就开始潜伏,成为北上资金加仓速度最快标的;同时,北上资金对板块权重股温氏股份开始加仓,据统计累计规模超过2亿元,最新持股比例逼近1%;正邦科技、顺鑫农业也获小幅加仓。
此外,在包含“农业”的公募基金中,部分产品今年以来上涨幅度明显,其中的重仓股也多覆盖猪产业相关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