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酝酿多时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有望于近日公布。机构认为,随着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的推进,区域主题将会反复、持续受到市场的关注。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有望近期公布
新年以来,有关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消息越来越密集。2月12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出席行政会议前例行见记者时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有望在日内公布。香港特区政府计划联同广东省及澳门政府,于2月21日在香港举行有关规划纲要的宣讲会,共同探讨发展所带来的机遇。
在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全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被列为今年首个重点工作。报告指出,广州将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作用,建立健全工作架构,完善穗港、穗澳对接合作机制,携手港澳建设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2019年,广州将建设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抓紧建设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校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知识城知识创造示范区、科学城制度创新先行区。在湾区城市合作方面,首先推选交通互联互通,推进深茂铁路、南沙港铁路、广中珠澳高铁等项目,加快建设深中通道、南中特大桥等重大项目。
报告提出,共建湾区科技金融服务中心、文化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大数据中心,推进设立广州创新型期货交易所、粤港澳大湾区商业银行,建设国际金融岛。关于如何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报告也作了部署,在合作机制、协同创新、交通互联、金融服务等方面制定了一揽子政策。
今年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举全市之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增强核心引擎功能,深度对接港澳所需、深圳所能、湾区所向,携手建设富有活力、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此外,1月10日广东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举行,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厅长李静在会上称,今年重点完善粤港澳大湾区快速交通网络,重点推进深中通道等续建高速公路建设项目,预计虎门二桥年内建成通车,加强大湾区内高速公路与城市道路的有效衔接。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分“三步走”
作为国家重大战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2019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着墨最多的关键词。
1月29日,广东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举行专场记者会。会上,广东省发展改革委主任葛长伟透露大量干货:广东编制了广东省实施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和三年行动计划,近期会很快发布,主要对应国家的规划纲要,提出今后一个时期广东省如何实施和落实好国家的规划纲要。葛长伟表示,今年广东将从6方面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一是搭建好粤港澳大湾区四梁八柱,主要是要在规划纲要和实施意见基础上,编制推出相应专项规划,包括创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方案、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专项规划、生态环境保护体系规划等。按照大湾区建设的时序,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到2020年,打基础;第二阶段是到2022年,基本形成三地规则对接;第三阶段到2035年全面建成国际一流湾区。
二是积极探索三地规则对接,这是大湾区建设的重中之重。
三是携手港澳共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目前,广东正积极推进河套地区港深科技创新园区、横琴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等建设。同时,围绕推进广深港澳科技走廊建设,广东正积极申报创建国家级重大科学装置,以这些重大平台为依托来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