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数据显示,A股春节效应明显。当前,价值蓝筹股受到市场青睐,风险偏好提升有利于推升指数,同时伴随着外资加速流入,以及科创板细则落地激活人气,春节后市场大概率有“红包”可捡。
上涨概率较高
农历新年假期,外围市场延续2019年以来普涨的格局。从结构上看,风险资产整体好于避险资产。对于国内A股而言,春节假期归来,市场或仍存在上涨机会。
2019以来,在政策维稳,金融开放与制度创新共同作用下,风险资产像打了一剂强心针。大宗商品能化与工业品价格反弹;股市表现跑赢债市,权重股表现抢眼;避险资产黄金、农产品表现较弱。
在A股市场上,2019年A股春季躁动如期而至,不规则N型已经顺利走出向上一笔。从A股行业收益排名看,金融、消费业绩确定性高的权重板块领涨;成本下行受阻,公共事业板块垫底;在金融开放与制度创新融合下,信息技术板块出现一定回暖。
与此同时,2019年A股行业估值安全边际较高,多数行业相对历史水位不足20%,房地产行业相对历史估值水位不足1%,A股周期性估值修复的必要性仍在提升。
华创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王君认为,从绝对收益角度考虑,金融与日常消费仍有一定估值修复空间,仍可右侧持有;从相对收益角度看,2019年国内经济存在企稳的契机,那么估值处在底部,存在业绩景气向上的可选消费和信息技术板块将迎来左侧布局机会,市场上涨空间更大。
节前最后一周,沪深市场震荡分化,整体赚钱效应较前期有所减弱,存量博弈格局并未发生变化,不过主要交易所股指均报收红盘,沪深300和上证50指数区间涨幅分别达到1.98%和2.38%,预期改善不断强化。
国都证券认为,逆周期政策加码、资本市场制度改革提速,且此前持续宽货币政策后信用正边际改善,叠加央行创设CBS支持商业银行永续债发行,有望加强疏通货币政策与信用传导机制。驱动春季躁动行情的逻辑或主旋律未变。
春节效应明显
结合行情看,A股还存在明显的“春节效应”,即春节前后容易上涨,且小盘股风格占优。具体来看,春节前5个交易日、春节后5个交易日、春节后10个交易日,存在较为显著的春节效应,小盘股无论是上涨概率还是上涨幅度均占优。
从流动性和风险偏好两个层面来看,一方面银行往往在年底控制信贷规模,元旦过后的一季度则是信贷高峰期。就股市流动性而言,经过上年底的业绩考核后,基金在一季度进入调仓和建仓的高峰期,增量资金入市概率增加。
另一方面,春节之后政策密集出台的预期及落地有助于提振市场情绪;叠加临叠加年初开始布局,投资者心态更为积极。
联讯证券统计了2001年以来,春节前后的涨跌情况发现:春节前5个交易日,上涨概率达到83%;春节后5个交易日,上涨概率达78%。
对于2019年春节后行情而言,民生证券分析认为,2月市场仍有望面临较好的外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