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为此次上交所的科创板试行注册制,金亮认为与以往的IPO项目不同,科创板企业在申报材料、审核程序、发行、投资者门槛等方面有会有不一样的地方,但要等具体的制度出来再看。
科创板的制度创新和标的选择
作为资本市场的重大增量改革,科创板具有突破性。
东北证券研究总监付立春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科创板能够解决渐进式存量改革的路径依赖困境,也有助于从根本上化解高杠杆风险。科创板自身的建设,必须结合中国国情,充分吸取主板、创业板、新三板等多年发展的经验教训,尝试在新路径突破老问题,规则、企业、投资者、中介和监管等全面创新。同时,科创板自身的发展,也应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上交所在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相关情况答记者问时明确表示,科创板是独立于现有主板市场的新设板块,并在该板块内进行注册制试点。
中金公司认为,科创板有望在IPO、退市条件(如特定产业、财务指标)、再融资、交易机制(不排除放开 T+0、增减持、涨跌幅等限制,或引入做市商)、停复牌机制、衍生品等方面与新三板和创业板等板块做差异化安排,或进一步与国际市场接轨。此外,科创板投资者门槛要求或介于创业板和新三板之间。
原君安证券董事、副总裁谢荣兴表示,现在科创板“宽进”已达成共识,但对“宽进”的另一面“严出”没有对策,只是简单讲强制退市,并没有平衡好二级市场投资者和原投资人之间的风险和利益,显然二级市场投资者??担了更多的风险。唯有制定“严出”措施,才不会使千军万马走lPO的堰塞湖在科创板重现。
11月20日晚间,有消息称,“上交所负责科创板人士已于近日与创投机构接触,希望创投机构能够参考《“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里的相关行业,推选50家左右行业排名靠前企业。”
随后,上交所的官方辟谣就来了。上交所表示,上交所任何人员均未就报道内容征询过创投机构。该报道严重失实,上交所已采取相关措施以正视听。
上交所表示,近期创投概念股引发市场关注,各传播平台也频频出现挂牌企业的各类讯息,发布者群体复杂。上交所再次声明目前无所谓的“挂牌企业名单”,提醒各市场投资者,不要盲目听信网络传言,再出现未与上交所核实的不实报道,上交所将对发布人追究责任。
这是上交所第二次辟谣,11月14日深夜,上交所发布公告称,正加速推进科创板和注册制试点的方案与制度设计,目前并无所谓的“首批挂牌企业名单”。
此前,有机构和市场人士猜测科创板或许参考上交所此前的战略新兴板制度和标准。
中信建投证券认为,由于科创板当前细则尚未公布公布,参照战略新兴板的方案的标准,对符合上市条件的企业进行初步筛选,行业上侧重于选择新兴产业,如电子、传媒、计算机、医药、新材料和新能源企业。采用净利润、收入、现金流和市值四个维度对上市企业进行排序,如果企业的净利润、收入和现金流表现均占优,那么这些企业就最有可能优先以注册制的方式登陆科创板。?
安信证券分析师诸海滨也给出了科创板的潜在标的,包括科技部公布的“2017年独角兽榜单”、福布斯发布的“2018中国50家最具创新力企业榜单”等权威榜单筛选出其中重合度较高的14家科技创新型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