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么,科创概念持续火爆,带动原先大幅低估的成长品种快速修复,未来市场是否会继续向中小市值中的绩优和超跌股倾斜?“跷跷板”之后风格会如何演绎?
招商证券策略团队认为,政策加持,风格转换迹象明显。近期壳公司涨幅较为明显,关于回购的重磅政策再出,定向可转预案等标志性事件出现。总的来看,鼓励兼并重组政策频出,定向可转债试点、定增募集现金条件和用途的放松、可以通过融资做回购,组成了一套完整的通过并购做市值管理的闭环;在经济下行、企业盈利下行、外资犹疑的背景下,价值投资风格会受到抑制,而对并购、回购的鼓励,利好中小市值风格和壳价值。
中银策略分析师也表示,风格向新兴行业迁移,科技板块有相对收益。目前创业板指数PE为29.8倍,已处于2012年以来最低,个股PE的中位数只有22.9倍,低于20倍的个股数量占比已经达到34%,虽然业绩增速面临着下行,但是与估值相比仍然具有较高的匹配程度,向下的风险有限,不必过度悲观。
该机构李彦姝进一步指出,四季度风格轮动或继续向TMT板块转移。“从绝对值法来看,超配比例风格轮动指数下季度回落到4左右的概率较大,意味着四季度的基金加减仓风格变动和三季度相比不会有一个太大的变化;按照分板块历史走势来看,更多的可能是金融板块和TMT板块之间的相对排名变动。三季度的超配比例变动情况是TMT环比减仓最多,这样来看四季度TMT板块或有机会。”
不过也有市场人士提示称,随着科创风潮愈演愈烈,成长股已经跨入优选阶段。昨日盘中创业板虽然释放较强抵抗意愿,但最终难敌大市向下拖累,一定程度上折射包括获利盘在内活跃资金微妙心态。不过,调整往往并不是泡沫破灭,而是一次去伪存真,整体而言成长股估值水平并不高,预计调整时间不会太长。此时,恰恰是梳理成长股思路,为下一轮布局的契机。
博弈修复行情
相关统计显示,过去三周创业板50收益率0.1%,上证50收益率-4.2%,创50相对上证50有4.3%的超额收益;沪深300收益率-3.1%,中证1000收益率2.4%,中证1000相对沪深300有5.5%的超额收益。
市场风格阶段性向中小创偏移,加之券商机构纷纷表示继续看好成长行情,投资者中对于白马板块走势的担忧近日迅速转浓。事实上,白马股业绩疲软,但长期投资价值却并不逊于有政策加持的成长股,伴随近期消费、金融类白马股集体回调,包括外资、基金在内的长线价值投资者反而敞开钱袋子竞相“扫货”。
数据显示,本周以来,北上资金实现净流入26.03亿元,而11月以来北上资金净流入规模已经累计达到335.91亿元,食品饮料、家电、医药行业获得大幅增持,同时大金融板块继续受到北上资金青睐,银行与非银行业流入额仍具前列。
国盛证券认为,外资更青睐本土优势或特色产业,其偏好有持续性,且外资持续流入阶段,相关个股走势与外资持股比例变化的契合度远高于与盈利的契合度。落脚到A股市场,大消费是典型的本土优势产业,短期尽管部分消费板块基本面承压,但外资审美偏好的持续性弱化了对于短期业绩的敏感性,以大消费为代表的白马蓝筹股将成为引导国际资金长期流入的主要动力。
在认同本轮成长股主线地位的同时,川财证券分析师邓利军提示,短期来看大金融、消费等低估值蓝筹也有望估值修复。绝对估值较低面临估值修复及业绩增速稳定等使得低估值蓝筹个股仍将受到机构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