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国内的天然气消费量仍会是快速发展的一年。国家能源局近日发布的《中国天然气发展报告2018》称,2018年我国天然气预计表观消费量在2710亿立方米左右,同比增加13.5%。但据多家券商研究机构预计,2018全年我国仍然存在较大的天然气供需缺口。目前中国投运的LNG接收站接近20座,从北到南分布在中国的沿海,算上即将投产的接收站,今年内或将会有接近6341万吨/年的接受能力。
无论是全球能源转型还是能源转型调整,天然气都将在很长时期内发挥重要的作用。正如国内券商所预测的,未来十年内,国内天然气需求量将持续增长,截至2030年天然气消费量有望达到6000亿立方米。
《投资快报》记者注意到,受煤改气政策驱动,天然气消费从之前的缓慢复苏变成迅猛增加态势。公开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国内天然气产量接近80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近5%。而再前7月,天然气表观消费量就已超过1557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6.9%。在前三季度各用气行业需求快速增长的情况下,叠加四季度采暖用气需求,全国范围内天然气需求持续扩大。
供暖季渐行渐近
天气渐凉,冬季采暖期用气高峰即将来临,近期天然气价格再度迎来涨价潮。受此影响,尽管近期大盘持续震荡,但还是有不少燃气股出现拉升的动作,表现明显强于大盘,例如东方环宇、贵州燃气和新疆火炬等。
有券商预测,未来10年内,国内天然气需求量将持续增长,截至2030年天然气消费量有望达到6000亿立方米,天然气行业的高增长无疑对上市公司的业绩形成推动,对燃气股进一步形成利好。
中信证券认为,天然气行业目前的投资逻辑可以概括为“短期价涨,长期量增”。短期来看,中石油于8月制定了新的保供期定价策略,对于非居民用气中的非管制气(包括非常规气以及进口LNG),其供给中的均衡量部分最高可在国家基准门站价的基础上上涨40%。
长期来看,天然气目前占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仍然较低,如果要实现2020年3600亿方的目标,那么19-20年每年消费增速都将维持在13%左右。而在我国天然气供给结构中,国产气中的常规天然气发展较为缓慢,进口管道气短期内又难以有较大增量,因此非常规气以及进口LNG未来三年将成为我国天然气保供主力。非常规气方面中信证券重点推荐在山西省拥有优质煤层气资源的蓝焰控股以及新天然气,进口LNG方面推荐的是拥有LNG接收站布局的深圳燃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