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两市低开,其后在大金融板块带动下冲高,沪指收复2600点。截至收盘,沪指收报2603.30点,涨0.33%,深成指收报7545.11点,跌0.39%,创业板收报1284.10点,跌0.62%。
值得注意的是,在两市分化加剧背景下,北上资金成交维持活跃,金融股获密集加仓,而医药、白酒等行业等龙头股受到减持。分析人士表示,北上资金重新积极布局A股无疑显示出其对中长线投资机会的认可,短期看,其重点布局的个股不仅将受益于增量资金流入带来的流动性优势,在回调行情中更具防御性;同时随着市场企稳态势巩固,后市相关个股有望延续强势表现。
“沪强深弱”再现
暂别前一交易日的全面调整,昨日A股走势分化。上证综指率先反弹并重返2600点上方,深证成指继续下行,跌幅收窄。两市延续缩量态势,成交总量不足3000亿元。尽管股指涨跌互现,沪深两市仍同步出现涨多跌少格局,上涨个股近1800只。
昨日盘面上看,两市个股分化加剧,“沪强深弱”格局显现,以大金融为代表的大市值板块表现相对较好。银行、非银金融、煤炭板块领涨,食品饮料、石油石化、餐饮旅游板块跌幅靠前。
针对近期大金融板块的持续回升,一方面,川财证券表示,当前大金融中的保险、券商、银行等低估值确定性蓝筹,业绩改善的确定性较高。其中,保险业绩稳定上行,四季度面临估值切换的推动,且受政策鼓励进行股权投资的刺激。而券商板块则主要受益于并购重组的鼓励、9月业绩环比大幅上行(8月基数较低)等支撑。
另一方面,加仓具备一定防御属性的大金融板块在很大程度上也是部分资金出于“安全第一”的现实打算。由此可见,场内情绪仍是掣肘市场反弹高度的一大重要因素。
不过,分析人士强调,四季度市场并没有太大向下出清压力,市场本就存在阶段性回稳的基础。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本轮市场调整的幅度基本到位,但鉴于场内交投依旧不振,因而调整的周期仍将漫长。从这一逻辑出发,投资者不妨把关注点从市场的短期波动中转移出来,立足中长期视野,把握当下难得的配置窗口。种种迹象表明,估值趋向合理后的部分价值股对价值投资者吸引力进一步加强。
北上资金现分化
数据显示,筑底反弹过后,北上资金偏好正在发生分化。昨日盘面“沪强深弱”格局的背后同样可以看到北向资金的活跃身影。
分析人士表示,昨日两市分化与消费白马股的集体回调不无关系。继周二大跌7.40%后昨日贵州茅台再度收跌;伊利股份午后跳水跌超7%,食品饮料板块受累全天跌幅居前。值得注意的是,昨日放量大跌超7%的伊利股份背后北上资金深度参与,龙虎榜数据显示,昨日沪股通席位卖出伊利股份3.1亿元,同时买入4.87亿元。
整体来看,近期北上资金依然以净流入为主。数据显示,昨日北上资金净流入A股14.71亿元,其中沪股通净流入21.15亿元,而深股通则净流出6.44亿元。盘面上,昨日沪市表现显著强于深市,因而北上资金出现“沪强深弱”的情况其实也不足为奇。一方面与A股市场“沪强深弱”格局相关,无论热点活跃度还是市场成交额,深市近来表现都要弱于沪市;另一方面,大金融板块一直都是北上资金重仓持有的标的,截至9月末,陆股通前二十大重仓股也依然以金融、消费行业龙头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