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市融资余额至9月末约为8155亿元,较前周净流出约108亿元,融资余额创下2015年以来的最低纪录,后续减仓规模有限。节前避险效应仍在,理财新规改善流动性。融资买力和交易频率回升,人气尚未全面激活。地产、汽车板块融资盘流入居前。外围市场冲击,大盘弱势开盘,但不改反弹格局。投资者可在大盘企稳之后继续参与反弹。
一、节前避险效应仍在,理财新规改善流动性
节前最后一周沪指涨0.85%,中证800涨0.61%,创业板指涨0.02%,两市日均成交金额较前周增加2%。两市融资余额至上月末约为8155亿元,跌破8200亿元关口,较之前一周继续净流出约108亿元,降幅约为1.3%,其中沪市融资盘净流出58亿元,深市净流出约50亿元。全周先入后出,流出逐步加快,周二净回流11亿元,周三、周四分别净流出17亿元和25亿元,周五加速净流出约77亿元。
9月21日本栏提到:“国庆节前最后一周,融资盘有长假避险需求。过去五年来,9月最后一周融资盘都是减仓,规模大约为融资余额的2%。节前市场将夯实基础,节后市场将在资金回流支持下,继续走出修复式中线反弹行情。”
9月最后一周,沪市大盘延续反弹态势,消息面上颇多暖风,先是明晟公司宣布建议MSCI新兴市场指数将A股大盘股纳入因子从5%提高到20%,跟着富时罗素公司宣布将A股纳入富时全球股票指数系列。A股入“富”的过程将分三步纳入,完成后预计为A股合计带来87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5900亿元)的资金流入。
9月28日晚间,银保监会发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明确了“允许公募理财通过公募基金投资股市”。未来新规落地后,22万亿的银行理财资金当中,将会有部份通过公募基金间接进入股市,改善股市的流动性,提振市场信心。
今年一月以来,市场已严重超跌,蓝筹普遍进入低估值阶段,但期间并没有出现真正意义上的月线级别反弹。在政策面和资金面的支持下,自9月18日沪指探低2644点后返身上行后,上证50指数带动大盘连续8个交易日震荡上行,并在节前以反弹最高价收盘,大盘已进入反弹周期。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大盘连续上升后需要震荡巩固。中国人保被核准上市,融资规模将达百亿,国庆期间外围市场波动幅度加大,对A股也会形成冲击,节后一周市场调整难免,但不会改变资金面不断改善,估值修复所形成的反弹格局。
二、融资余额创下2015年以来的最低纪录
节前最后一周仅四个交易日,融资盘继续净流出约108亿,较前周的112亿元有所减少,也是近五年来国庆节前一周流出最少的一次。9月融资盘净流出约347亿元,三季度净流出约973亿元,从1月30日计起,至节前的周五,融资盘累计净减仓2628亿元。9月末的融资余额已创下2016年沪指2638点以来的最低值。
9月末的融资余额也创下2015年以来的最低纪录,显示当前杠杆水平将是近四年来的之最低。对应指数,负债下降的幅度已超过资产下降的幅度,融资盘继续减仓的规模将有限。长达8个月的减仓周期有机会在10月份结束。10月中下旬随着市场的稳定,融资余额有机会重新进入回流周期。
三、交易频率回升,人气尚未全面激活
节前最后一周融资买入额为885亿元,日均值为221亿元,较前周日均值增加8.3%。买力低位回升,开始接近三季度的日均值225亿元。节前最后一周融资买入额占融资余额比为2.68%,较前周的2.44%明显回升。融资买入占成交比为8%,较前周的7.56%有所回升,也是三季度以来的最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