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次草案的另一大亮点就是,首次增加规定子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专项附加扣除。
也就是说,你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先减去个税起征点,再减去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专项扣除项目,再减去上述专项附加扣除,然后才纳税。这样一来,不仅降负更多,而且更加公平。
不过,在征求意见的过程中,不少人认为,专项附加扣除的力度还可以更大一些,范围可以更广泛一点。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个税法修正案讨论小组建议,赡养老人应该纳入到专项附加扣除范围。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增加对老人赡养的抵扣,有利于弘扬我国爱老敬老的传统“孝文化”,增加对不断攀升的老年人群体的关注。
记者注意到,在审议草案时,有部分委员提出了增加扣除“赡养老人和婴幼儿照顾的支出。”理由是,老人90%是居家养老,所以赡养老人费用应该考虑扣除;而实施二孩政策,0到3岁婴幼儿的哺育费用也应该考虑扣除。
能否让高收入者真正多缴税?
个税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调解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要给中等以下群体减负,除了进一步提高起征点外,降低税率也尤为关键。
此次草案优化调整税率结构,扩大3%、10%、20%三档低税率的级距,3%税率的级距扩大一倍,现行税率为10%的部分所得的税率降为3%;大幅扩大10%税率的级距,现行税率为20%的所得,以及现行税率为25%的部分所得的税率降为10%;现行税率为25%的部分所得的税率降为20%。
草案中的个税税率表。
财政部部长刘昆在草案说明中指出,取得工资、薪金等综合所得的纳税人,总体上税负都有不同程度下降,特别是中等以下收入群体税负下降明显,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增强消费能力。
中等以下收入群体税负将明显下降,但民众同时也关心,能否真正让高收入群体多缴税。
有专家曾对记者表示,工资薪金所得实行的是由单位代扣代缴,无法逃避,其他的则有逃避空间。在此情况下,私企老板可以不给自己开高薪,富人可以合理避税。
有观点认为,草案将最高级别纳税所得额定为96万,缺少对千万元级别和亿元级别收入等级的调节,建议把个人所得税率定为十级,增加一百万到一千万、一千万到五千万、五千万到一亿三个税率等级,以促进收入分配更加合理、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