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A股大致出现过八次大跌反弹,反弹的时间在1个月到2个月左右,指数反弹的幅度平均在17%左右。”国信证券分析师燕翔表示。
招商证券分析师表示,从行业角度看,并没有明显的反转效应和延续效应,市场大跌后反弹的板块并非之前跌幅较大的板块。在大部分的反弹区间内表现较好的板块并不是之前跌幅较大的。同时,行业角度没有明显的延续效应。市场反弹强劲的板块并非是大跌前的强势板块。只有2011年初的建筑材料和2013年的传媒延续了股市下跌行情前的上扬趋势。除此之外,其他的反弹区间内表现较好的板块并不是大跌前的强势板块,行业延续效应不显著。
燕翔表示,从行业分布、市值、ROE、PE、PB等指标看,小市值公司组合反弹涨幅更大、ROE和估值指标影响不大,历次大跌反弹中涨幅较大的行业也并没有太明显的一致规律。影响股市反弹最显著的变量是前期涨跌幅,也就是说,大跌反弹中反转效应非常显著,前期跌幅最大的股票组合在反弹中涨幅最大,即超跌是反弹最大动力。此外,反转效应在短期内效果更为明显,即越短时间内跌的越多的组合反弹力度越大。
后市行情两步走
总体来看,当下市场上行收益远远大于下行风险的主基调已经受到市场人士的广泛认同。那么,投资者该如何全面把握市场机会?
张倩婷认为,后市预计两波走,8月中下旬有一个坎,磨一磨,再向上。第一波到8月中旬,舞台中央是成长和周期;8月中下旬会有一个坎,要面临刺刀见红的拼杀,之后狭路相逢勇者胜,反攻进入第二波;第二波主攻点转向消费。当前北上资金的流向是影响消费板块表现的主要矛盾,随着9月初汇率风险缓解、MSCI再入场,消费将再度被集中增配。因此这波行情并非仅限部分板块的结构性行情,而将是一轮全板块轮动的做多窗口,本质是修复行情,成长、周期、金融、消费各个板块都将迎来轮动向上的机会。
首创证券分析师表示,短期内建议关注金融板块和周期类板块中建筑、建材、钢铁的修复性行情。受前期经济持续下行预期以及信用端持续紧缩的压制,金融板块及周期类板块持续走低,估值水平回落至近两年的极低水平。一方面,随着政策边际宽松趋势逐步明朗,尤其是理财新规的最终落地,大幅缓解了金融机构在过渡期期间的执行压力,同时也是释放信用的一种方式,有助于改善融资环境,对金融机构构成明确的利好。另一方面,国常会明确强调下半年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在下半年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速有望触底回升。此外,钢铁、建材、建筑板块中报业绩预报情况良好,基本面支撑较强,因此短期内补涨的概率较大。中长期内,建议继续布局食品饮料、医药、商贸零售这些弱周期性、现金流较为充裕、业绩支撑较强的大消费板块以及处在政策风口的半导体、5G、人工智能、国防军工等创新科技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