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深市中小创上市公司分布于67个行业(证监会行业分类),预告数据显示,除林业、资本市场服务业外预计其他行业均可以实现行业内累计盈利,共39个行业预计可实现行业内同比增长。其中,零售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食品制造业等10个行业预计可以实现30%以上的同比增长。如从战略新兴产业分类看,除新能源汽车产业预计业绩同比下滑外,其余如节能环保产业、生物产业、数字创意产业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等产业均预计可以实现增长,其中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预计可实现11%至43%的快速增长,体现战略新兴产业在资产助力下不断发展壮大的景象。
从企业性质上看,目前深市中小创共140家中央国有企业、地方国有企业以及集体企业预告平均实现净利润1.89亿元至2.34亿元,同比增长13.38%至40.63%;共1494家民营企业预告平均实现净利润1.07亿元至1.32亿元,同比增长3.16%至27.46%,呈现出深市中小创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共同发展、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
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QFII等境外机构调研A股上市公司超过200家。其中,被调研次数较多的是海康威视、美的集团、信维通信、广汽集团和利亚徳等。不难看出,境外机构调研的公司亦多以中小创为主,主要涉及电子、信息科技、机械设备等行业。
深交所表示,保守估计2018年半年度净利润预计超过5亿元的深市中小创上市公司共69家,含中小板54家、创业板15家,这部分公司无论在金额还是增速上均担当了龙头企业示范作用。
从金额上看,前述69家公司预计可实现净利润782.89亿元至905.32亿元,净利润贡献率将近五成;从增速上看,这部分公司预计同比增速可达28.17%至48.21%,远高于深市中小创两个板块的整体增速。
陈果认为,在太多的中小创公司中,绩优股具有更强的安全边际,即使投资者对反弹行情判断错误,绩优中小创公司的股价也会表现得相对强势,从中长期走势看,绩优中小创公司未来有更大的概率成长为创蓝筹甚至是独角兽公司,它们具有更强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