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独有偶,5月下旬以来红豆股份股价持续回调,6月13日触及3.23元阶段新低。6月26日红豆股份公告,公司拟回购股份资金总额不超过5.8亿元,回购价不超5.8元/股。若全部以最高价回购,预计至多可回购1亿股,约占公司总股本3.95%。这则回购公告对公司股价提振效果明显,随后一个交易日现一字涨停,截至7月2日,公司股价较回购计划抛出前累计上涨9.23%。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出手护盘向二级市场投资者传递了积极信号,打包增持、回购等各类稳定股价行动并不一定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数据显示,年初以来共有62家公司重要股东累计增持超过总股本的2%,但这62只个股股价仅有5只取得正收益,其余57家公司股价仍低于年初价格。
“公司基本面以及股东护盘力度的不同都影响着市场情绪,继而反映到公司股价上。”付立春说,不同公司之间的质地及持续经营能力存在差异,如果公司基本面向好,护盘释放出来的积极信号就容易提振股价;如果公司经营业绩和成长性不佳,那么即使其出手护盘,起到的效果也往往不尽如人意。此外,公司的护盘力度和最终落实程度存在差异,这也会引起市场不同的反应。
释放筑底信号
“上市公司开启增持行动,虽然不能够说明这是股市完成探底的过程,但起码是阶段性底部区域。”华南一家证券私募基金负责人表示,A股破净率大幅提升、定增倒挂现象的频繁上演以及股市平均市盈率显著下降等现象,一定程度上可视为A股长期投资价值逐渐增强的信号。
“过去一段时间A股震荡下行与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大量减持不无关系。”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认为,上市公司护盘让市场增持力量逐渐加大,在这种情形下,市场稳定的基础变得扎实。从A股历史看,上市公司集中增持回购,整体上都对提振股价产生了较好效果。
以增持回购增多为代表的“护盘潮”,一般都是市场阶段性筑底的标志。2016年1月A股调整至2600点附近,为提振市场信心,上市公司股东积极增持股票。当时共有563家公司获股东增持,最后股指触底反弹。2017年4月-5月沪指从3300点调整至3000点附近,上市公司兜底式增持引发市场关注,最后股指触底反弹。一定程度上,产业资本增持行为暗示着相关个股可能已进入投资价值区间。
天风证券策略分析师徐彪认为,产业资本增减持,即上市公司重要股东买卖自己股票的行为是行情变化的重要指标。一旦发现产业资本增持家数/减持家数这一比例明显提升,要么是一轮大行情启动的先兆,要么是市场企稳反弹的重要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