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仅市场波动显著加大,结构分化也呈现加剧的态势。以上证50为代表的价值股和创业板指为代表的成长股,二者之间的轮动非常剧烈。这种整体振幅扩大以及风格上的剧烈变化让投资者显得不适应。但随着CDR细则的正式落地,前有“入摩”加持后又CDR落地。A股“走出去”和“引进来”步伐同步提速,国际化进程稳步推进,在这样的背景下,上述态势有望出现一定程度的改善。
海通证券的研究指出,从其他新兴市场的经验中不难发现,外资投资者占比的提升有助于改善市场中的投资者结构,市场风格将趋于理性和稳定。从A股的振幅和估值水平变化来看,市场逐步对外开放将使得A股市场整体振幅缩窄,估值回落。而外资进入过程中龙头公司溢价将不断提升,A股将发生结构分化。在这样的背景下,价值龙头股、大盘蓝筹股的表现往往更佳。
此前,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也认为,相对于蓝筹板块而言,当前中小板、创业板的估值已相对偏高。在市场化、国际化、规范化以及退市正常化的过程之下,双向价值回归正在进行,后市分化有望成为市场主线。细分来看,当前蓝筹股下跌空间已比较有限,基本已经到位;不过,李大霄强调,部分高估股票的下行趋势可能才刚刚开始。
整体而言,中金公司表示,到目前为止的大部分指标显示,年初至今经济的增长具备韧性。但一月底以来A股和港股尽管估值不高却持续面临压力。A股上周震荡,此前市场持续偏好的白马蓝筹股都遭到了抛售,显示市场风险偏好继续受到抑制。从盘面反映的情况来看,目前市场估值已经在历史区间低位、市场情绪已经较为悲观,短线来看在谨慎情绪未得到缓解之前,市场仍存在超调的可能。不过从历史上看,市场短线极度的悲观也往往意味着拐点的临近。上周五A股日交易量已经跌至3500亿左右水平,代表短线情绪已经较为悲观。在没有外部催化剂的情况下,短线交易量仍有继续萎缩的空间,但给定目前市场整体的估值水平,投资者在防止短线风险的同时也可以开始逐步关注入场机会,特别是中线依然受益于消费升级、产业升级与产业整合大方向的龙头个股。
分化中“瞄”向蓝筹
在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之下,上周两市整体震荡,沪指收跌。虽然“入摩”对A股短期提振效果低于市场预期,但长期而言,意义依旧重大,对市场情绪及风格选择上仍会产生指引性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上周市场资金继续保持流出,悲观情绪浓厚。随着MSCI对部分A股建仓完毕,北上资金显著流入中大蓝筹,上证50流出比率显著;融资余额方面,伴随着大盘继续,各指数均有轻微下降,其中中小创降低比例较低。
而基于2001年以来的A股数据统计分析,一季度小盘躁动是主旋律,随着一季度收官,市场将逐步回归理性,而中小创行情的拐点往往伴随着相对盈利的大幅改善,显然一季度的中小创行情虽伴随基本面改善,但随着财报披露低于预期,创业板前期更似反弹而非拐点。
从上述逻辑出发,以上证50及沪深300为代表的大蓝筹绝对估值仍具优势,但短期来看继续拉升空间有限;反观创业板,PE一度仅处于历史15%分位左右并随后迎来估值修复,但短期创业板修复空间依旧有限。随着一季度创业板的反弹结束,截至目前PE处于历史约15.4%分位,空间不大。而介于两者之间的中证200及中证500指数,一方面同样受到估值杀跌的影响,目前PE分别处于历史约5.3%及8.4%分位,绝对PE分别约为16及23,中长期的配置性价比相对较高。
这一背景下,虽然近来市场走势相对疲软,但两市第一高价股的贵州茅台,却依然受到市场各方的青睐。在这各方力量中,外资无疑成为股价走高的重要推手。有数据显示,6月以来沪股通累计净买入贵州茅台近14亿元。而且外资对贵州茅台的最新持股比例已经突破7%,也创下了历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