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底印发的《关于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要积极稳妥推动军工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励符合条件的军工企业上市或将军工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分析指出,目前军工行业改革进行到以军民融合为战略,以军工资产证券化为抓手的重要阶段。而目前十大军工集团总体资产证券化率40%不到,可以说潜在空间巨大。
国金证券分析师司景喆称,参考大军工集团已有的资产证券化经验,我国的军工资产证券化将主要沿着两条路径推进——从集团业务系统整合到实现分板块总体上市、从非核心资产到核心军品资产注入上市平台, 总装类资产和科研院所下属经营性资产将是未来3-5年核心军品上市的重要突破口。
截至目前,我国军工总体资产证券化率仅为30%左右,已实现部分重要军品资产证券化,但包括战术级导弹、空军新一代战机、火箭及大卫星总装、航天发动机、军工信息化等在内的核心军品仍在体外,对应至少3万亿元优质军工资产,未来的证券化路径明晰、空间广阔。
申万宏源分析师韩强表示,军工集团资产证券化正在加速进行,与之相关的激励机制、院所改制等工作会持续推进。此外,随着军民融合的深入,尤其是院所改制后市场参与主体的多样化和竞争的充分化,都会倒逼定价机制的松动和改革。
国防科工局总工程师龙红山此前表示,国防科工局将继续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试点,要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在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混改范围。国防科工局还将继续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军工企业上市,或者将一部分军工资产引入上市公司。
院所改制将成为投资主线
随着军工科研院所转制工作开始迈入实施阶段。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科研院所的转制和资产注入将是新一轮军工体制改革的重点,军工资产证券化及军民融合也将随之加速推进, 军工板块开启新攻势,后市值得期待。
中金公司表示,军工科研院所转制为企业是实施混改与资产证券化的前提,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自动化研究所转制为军工国企改革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经验,预计其余40家试点单位乃至更多的生产经营类军工科研院所的企业化转制进程将明显加快。
中信建投军工黎韬扬团队指出,我国军工产业普遍采用“研究所工厂”的科研生产模式,研究所与军工厂相比,普遍具有轻资产、高技术、高收益的特征。科研院所的收入和利润在军工集团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被认为是军工集团中最优质的资产。
“我们预计军工科研院所转制或将加速推进,后续批次院所转制也有望被提上日程,军工科研院所改制将成为今年军工投资主线之一。”黎韬扬团队称,军工科研院所技术实力突出,在不少领域都占据了我国科技的制高点,转为企业后将促进其具有市场拓展潜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进一步提升盈利能力。
中信证券认为,首家生产经营类军工科研院所转制获批,院所转制工作迈入实施阶段。2018年院所转制有望取得明显进展,军工集团资产证券化或将提速,军民融合也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从弹性、确定性看标的选择,关注航天系、电科系标的投资机会。
标的方面,东方证券表示,随着科研院所转制工作稳步推进,中电科子集团专业化整合有序开展,集团下属上市公司获得优质科研院所类资产注入的预期得到提升,建议关注如:国睿科技(600562)、四创电子(600990)、杰赛科技(002544)、卫士通(002268)等。
兴业机械军工组则认为,军工科研院所改制的投资机会可以从两个角度选择:在41家试点单位中,首先选择确定性高的标的,包括中航机电(002013)、航天电子(600879)、航天长峰(600855)等;大股东拥有优质研究所资产体量较大、未来转制概率大,且以对应的上市公司为平台的标的,包括国睿科技、杰赛科技、中航电子(600372)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