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4月27日压着披露季报“大限”的创新层企业上演了一场“生死时速”。在一季报披露最后大限的这一天,521家创新层公司赶在当天披露了一季报,占1268家创新层企业的41%。至此,共有1190家创新层公司完成了首次集体季报披露的“规定动作”。
遗憾的是78家创新层公司未能赶上一季报披露的末班车,它们不得不面临自律监管措施。
惊喜的是,99家基础层公司也同时披露了一季报,其中除70家全国股转公司要求披露季报的金融类企业之外,另有29家属“自选动作”。
“规定动作”
这是创新层企业被要求完成季报披露的“规定动作”。
“该披露就披露,披露季报可以让公司改善治理结构。”5月2日,创新层企业伯朗特(430394.OC)的董事长尹荣造向记者表示,“充不充分披露,是企业的事情,我们把自己的事做好。在我们充分披露信息之后,作为投资者,他们就可以根据信息决定买卖股票。”
伯朗特是“工业机器人”概念股,4月24日,它发布了2018年一季报。这已是伯朗特连续第三年披露季报。
2018年一季报,伯朗特营业总收入8464万元,同比去年增长29.91%,净利润为1493.76万元,同比去年增长94.59%,基本EPS为0.33元,加权平均ROE为7.36%。
它仅是创新层的一个缩影。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从业绩来看,1190家已披露一季报的创新层公司,营业总收入中位数为0.3372亿元,较去年同期0.2844亿元,增长19%。而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中位数为0.0146亿元,较去年同期0.0128亿元,增长14%。
对于这一业绩,南北天地(430066.OC)董秘崔彦军表示:“近两年,创新层公司的成长性是有目共睹的,汇聚了大量的创新型、成长型的优质企业。随着新的分层政策出台,2018年创新层企业业绩仍将十分靓丽。”
直到去年底,全国股转公司才首次明确“创新层必须披露季度报告”,今年3月7日,全国股转公司再次对创新层企业发布2018年第一季度报告作出了细化安排。
但是,一批企业提早习惯了披露季报。崔彦军告诉记者,“2017年有126家披露三季报或三季度业绩快报,其中仅包括7家创新层企业。”
公开资料显示,2017年披露季报的7家创新层企业,从业绩来看,季度营业收入均超过或接近亿元,分别为钢银电商、齐鲁银行、英雄互娱、卓华信息、伯朗特、怡丽科姆和创尔生物。其中伯朗特最早从2015年4月起就一直坚持披露季报,甚至最近几月开始进一步主动披露月报。
对此,机构持欢迎态度。中科沃土基金董事长朱为绎表示:“因为现新三板市场是一个结构化的市场,所以主动披露季报,公司能够获得更多的投资者的关注。”
这种愿意更充分披露信息的态度也传至基础层的部分企业。今年一季度,29家非金融类基础层公司主动披露了年报。
“自愿披露季报,在新三板会越来越流行。”朱为绎认为,部分基础层企业希望能够顺利进入创新层,所以主动披露季报。
4月23日,股转系统发布公告,自2018年5月2日起,股转公司拟启动2018年挂牌公司所属层级的调整工作。在此时,有意冲击创新层的基础层企业主动披露季报,相当于一封优秀的推荐信。
未完成“规定动作”
有基础层企业主动披露年报,也有创新层企业违规不按时披露年报。一季度有78家创新层公司未及时披露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