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来,市场风格变化较快,大小盘“跷跷板效应”明显。有机构人士表示,在2018年博取超额收益难度加大,价值股和成长股都将出现分化,但基本面仍将是长期选股主要因素。为应对市场风格变化,有机构灵活增减仓。也有机构对深入研究的个股持有耐心提高。
风格多变分化加剧
2017年上证50表现强势,相比之下创业板50走低。今年以来,这一态势有所改变,市场风格变化较快,大小盘“跷跷板效应”明显。
风格快速变化让个股行情出现明显分化,单边行情不复存在。数据显示,剔除2016年11月以后上市的新股,截至最新收盘日,在去年跑赢沪深300涨幅的328只个股中,今年以来仅有117只个股实现上涨。剔除2016年11月以后上市的新股,在去年下跌的2265只个股中,今年以来仅有633只个股实现上涨。可见,去年强势股今年以来走势分化严重。在去年未能上涨的股票中,大部分个股今年延续此前颓势,未能享受风格切换带来的行情助力。
“2018年市场上不仅成长股会延续分化,白马股也会分化。经历过去年优质白马蓝筹股单边上涨和大量绩差股、纯题材股一路下跌,基本面作为长期选股主要因素或难逆转。预计白马蓝筹股大幅低估现象难以再现,目前部分优质白马股仍有资金流入。游资炒作、纯题材热点将在严监管下继续削弱。”某公募基金研究员表示,“机构目前对2018年股票市场预期还不明朗,支持大盘白马股资金和追逐中小创资金在二季度可能还难以取得共识。像去年龙头股一样的趋势化系统性行情今年可能将难以再现。”
预留仓位灵活增减
在市场风格多变背景下,不同机构纷纷采取不同应对措施。某私募研究员介绍:“我们采取分次建仓策略。如果某只股票基本面很好,会先买些。如遇市场下跌,这只股票被错杀,估值更有吸引力,我们会再加仓。我们还会预留一部分风格加持仓位。比如,最近中小创股较为强势,这只股票又恰属中小创股,我们会择机加仓,再加些风格加持仓位。如果股票基本面很好,同时契合当下市场风格,重仓持有很正常。”
“当市场风格变化时,我们可能会在高点把风格加持的那部分仓位先减掉,为市场回调时留出加仓空间。”这位私募研究员说,如仓位加得比较满,但是又遇到导致市场出现剧烈调整的事件,这时会首先评估市场调整级别,对有盈利个股适当减仓,对看好且持仓不足股票会加仓。如看好的股票仓位比较重,有时会适度减仓以应对风险,待后期出现更低价位时买入。后面哪怕市场很快从“黑天鹅事件”恢复过来,不得不以更高价格买回来,这时也不会有心理障碍。无论如何,对看好个股始终保留一部分仓位。
这位研究员介绍,依靠这种较为灵活持仓方式,持股风格偏成长的这家私募在去年大盘蓝筹主导的行情中依旧收获不小涨幅。“我们去年看好的几只成长股基本面都很好,但因市场风格没有转向中小创股,所以仓位不高,因此虽然这些成长股市场表现一般,但最终没有对基金产品净值造成太大影响。对大盘蓝筹,由于叠加风格持仓,因此对一些跟踪关注的优质白马股持仓较高,这部分个股对净值增长贡献较大。”他表示,目前仓位较多集中在绩优成长股上,但也保留仍有上行空间的部分优质大盘蓝筹股。
淡化风格耐心持股
与热衷于迎合市场风格、踏准择时点位不同,也有部分机构表示淡化风格,潜心挖掘长期翻倍牛股。国钰投资合伙人李涛是“持股至盈利”的代表之一。他表示,在近期震荡的市场下,他目前依然坚持自己的估值系统。李涛说:“我会尽量减少事件驱动的操作。如标的主营业务增速放缓,毛利率开始出现一定下降,就会重新审视持仓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