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产证券化迎兑付高峰 三类资产有望成亮点
在10日召开的亚布力金融风险论坛上,中诚信证评结构融资部总经理邓大为表示,2017年资产证券化(ABS)规模大幅增长,个人消费金融类项目大幅增加。2018年ABS迎来兑付高峰,存续期管理职能进一步受到重视。但2018年资产证券化基础资产方面仍有诸多亮点。
基金节后仓位提升 加仓真实成长股
春节假期后市场强势反弹,成长股表现抢眼。从仓位情况看,基金节后迅速加仓,新兴成长板块成为加仓重点。记者采访了解到,对于后市,基金等机构看好有业绩支撑的真成长个股。
股票质押式回购新规今起实施 行业迎来四大变化
《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及登记结算业务办法(2018年修订)》及《证券公司参与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风险管理指引》将于今日起正式实施。质押新规对场内股票质押的融资门槛、资金用途、质押集中度、单只股票的质押比例等作了明确规定。业内人士表示,在质押新规发布后的过渡期内,行业出现质押率下行、利率回升、资金融出方回归券商自有资金为主等多重改变,行业竞争逐渐走向良性、有序,股票质押整体风险回落。
连续四月超国寿 平安寿险1月规模保费居寿险业之首
保监会近日公布的2018年1月保费数据显示,平安寿险规模保费超过中国人寿,成为行业第一。不过此次的“反超”是否能保持到年末,还有待观察。
私募总规模首次突破12万亿 两年增长172%
数据显示,到2月底,私募基金总规模突破了12万亿元,相比两年前增长了172%,创造了新的历史记录。同时,私募备案基金数量超出7万只,已登记私募管理人数量为2.31万家,私募员工总数达到24.21万人,两年间私募发展进入快车道。股权创投私募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规模达7.27万亿,证券私募受市场影响规模略减,为2.60万亿,百亿级大型私募机构为210家。
119只中小创股创年内新高 三指标筛出9只绩优成长股
2018年以来,随着工商银行、贵州茅台、中国平安等去年创历史新高的大盘蓝筹股股价的冲高回落,前期超跌的中小创股接起上涨的大旗。《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根据数据统计发现,剔除今年以来上市的次新股后,共有173只个股上周五盘中股价创下今年以来新高,其中119只个股为中小创股,占比近七成。
工大高新二度否决召开股东大会议案 与22名中小股东再次陷入僵局
工大高新22名中小股东提议召开股东大会罢免董事长张大成等一事二度被上市公司董事会否决。工大高新董事会给出的理由是提议董事等不能在规定时间内提供相关材料,罢免、改选相关董事等可能会导致超过《公司章程》规定的董事会、监事会人数而引起公司治理结构混乱的情形。
钟山:2050年前全面建成经贸强国 继续控制非理性对外投资
商务部部长钟山11日表示,关于对外投资,将加强真实性合规性审查,继续控制非理性投资,要求中国对外投资企业遵守东道国的法律法规,履行社会责任。
玻璃外壳将成手机发展趋势 3D玻璃产业链有望爆发
近日,联创电子发布公告称,公司拟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实施年产5000万片3D曲面盖板玻璃产业化项目,项目总投资12.2亿元,达产后每年将新增销售收入25亿元。业内人士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目前智能手机正加速进入玻璃外壳时代,相关的3D玻璃产业链有望爆发。
强制退市水到渠成 A股加速“祛腐排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