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站内文章:
软件用户服务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股民天地 >> 大盘分析 >> 市场新闻 >> 正文
金融监管2018:强监管瞄准存量整治
作者:jincvip 更新时间:2018-1-22 9:24:45 点击数:
分享到:

下一步则是针对存量市场,加强监管协调,推动市场各方回归本源。据张慎峰介绍,证监会将根据国务院金融委的部署要求,充分依靠金融委办公室和人民银行牵头的金融稳定协调机制,全力维护资本市场稳定运行。另外,健全“以监管会员为中心”的交易行为监管模式,建立完善“穿透式”监管机制,防止监管套利。还要强化稽查执法力度,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进资本市场科技监管。

“回顾2017年4~5月、2017年11~12月的两次市场回调,均缘于金融监管趋严引发资金面趋紧,进而引致市场回调。”海通策略分析师荀玉根21日发表观点称,金融监管虽然是2018年的重要背景,但不一定成为市场的风险点。对股市而言,风险分为暴露的风险和隐藏的风险,真正值得担心的是后者。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今后三年重点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管理层已经高度重视并且在防范金融风险了,这个风险可能不用太担忧了。”荀玉根认为,2018年市场的扰动变量将是通胀超预期和海外市场波动。

金融业“挤存量”才刚开始

监管要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这个底线一定是在银行领域。如郭树清所说,银行业资产规模占我国金融资产总量的80%以上,在经济改革与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据他介绍,经过去年对同业、理财、表外业务的监管,银行业资金脱实向虚势头得到初步遏制,银行业总资产少扩张16万亿元,银行理财少增5万多亿元,银行通过“特殊目的载体”投资少增约10万亿元,交叉金融产品的野蛮生长趋于停止。

但是银行不良资产反弹压力较大,相当多金融机构内控机制不健全,影子银行存量依然较高,违法违规金融行为还时有发生,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不健康现象和国际上的各种不确定因素都可能对金融体系形成冲击。由此构成的“灰犀牛”和“黑天鹅事件”隐患威胁着我国的金融稳定。

大资管“野蛮生长”多年,一直饱受诟病。但各金融业态相互叠加,普通人即使有质疑也难以言明其中利害关系。

据海通宏观分析师姜超统计,2007年银行理财规模5000多亿元,2013年底达到10万亿元,2017年初已经达到30万亿元;从大资管来看,2014年末整个资管行业规模20.5亿元,2017年三季度末53.5万亿元,而银行通过非银机构进行投资是推动大资管行业快速增长的最重要因素。

2015年的股市震荡不仅揭示出股市“配资加杠杆”的问题,更暴露出大资管背景下,金融混业伴生的监管缺失。证监会主席刘士余2016年12月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上的致辞,将彼时关于金融监管的争论推上顶峰——“我希望资产管理人,不当奢淫无度的土豪、不做兴风作浪的妖精、不做坑民害民的害人精”。随后,强监管从证券业向保险、银行等进一步扩展。

以银行市场为例,2017年银监会共作出3452件行政处罚决定,在全系统形成强监管、严监管的氛围,银行业合规经营意识有所提升。

资产管理行业的重塑,也是整个金融系统回归本源的过程。郭树清在近日的采访中也表示,攻坚战的目标是要使宏观杠杆率得到有效控制,金融结构适应性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明显增强,硬性约束制度建设全面加强,系统性风险得到有效防控。围绕上述目标,银行业要努力促进形成金融和实体经济、金融和房地产、金融体系内部三个方面的良性循环。

金融机构是金融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其行为直接关系到金融体系的健康。

北京证券网
    
今日要闻
栏目48小时热点
全站48小时热点
 
网站简介 联系我们 免责条款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用户服务 
免责声明: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Copyright 2011, Hubei Smart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400-690-9926 E-MAIL:mbl516@163.com 鄂ICP备12014895号-3 鄂公网安备42282209000026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