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以来,出于对大盘后市不确定性上升,投资者防御心理再起,白马股也展开了一轮显著回调。短期来看,由于年末因素,做好必要的防御固然重要;但从中长期来看,后市其实并不悲观。
分析人士指出,从以往的经验来看,每年都会有一轮春季行情,历史虽不会简单重演,但总是惊人的相似。通过对过往行情的观察,不难发现年初行情一般都将围绕宏观或产业政策展开,这也就是说年初时段的所谓“春季躁动”中,机会或将主要来自主题投资。
短期白马股难有起色
12月以来,指数波动有所加大出于对后市不确定性的担忧,投资者防御心理再起。
一方面,近期白马股展开了一轮显著回调。同时,包括中国平安、海康威视、立讯精密、贵州茅台、上汽集团等多只白马股近期也频繁现身大宗交易平台。其中,白马龙头贵州茅台和中国平安两只股票,在最近三个月分别发生了58笔和59笔大宗交易,中国平安更是近三月来大宗交易成交金额最高的股票。而二级市场成交量低迷叠加解禁高峰的来袭,也被认为是促使大宗交易频繁化的因素。
另一方面,从场内外资金流向来看,近期场内外资金也始终未曾形成一致。一边是场内主力资金离场加速,另一边则是以杠杆资金为代表的场外资金仍在万亿元高位以上,而相对低位的两市成交量也预示着存量博弈态势依然清晰。从板块来看,盘面震荡回调后,白马股的估值也有所回调,具备了一定配置价值。然而,由于市场过于纠结收复3300点关口,投资者普遍担心追涨杀跌等非理性情绪仍有可能使这些已回调充分的白马再次成为被“错杀”的对象。做多意愿因此也有些迟疑。
然而经历了一个多月幅度较深的回调后,当前以食品饮料、家电、电子为代表的白马板块基本已经回到合理业绩预期可以支撑的估值范围。在结构分化持续之下,前期涨幅较大的个股都已出现获利盘了结,大部分前期回调中仍相对坚挺的龙头白马股也都出现了一定调整;相反,从昨日实际的交易情况来看,前期跌幅靠前的周期板块近两个交易日的相对表现反而最好。这说明了资金在当前板块交易结构方面的确已出现了一定改善。
但分析人士也表示,这并不意味着白马板块短期已重新具备了能获取超额收益特质。首先,从估值来说,在经历了较为深度的回调,但是白酒、家电估值依然处于历史较高水平。其次则是全球进入货币收紧时代来临已经确定,白马估值仍将受到流动性压力,价值重估的可能性不大。再次,在2017年12月-2018年1月的业绩真空期中,个股业绩预期料还将反复,不确定性尚存。因此,白马股目前虽然存在配置的价值,但短期博得超额收益的可能性也依然较低。
调整在所难免
其实今年以来多数行业都经历了一个从“强者恒强”到“强者更强”的过程,部分行业甚至已经透支了未来预期。此前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就曾发文表示,随着对前期领涨板块估值透支的争论,市场转入调整。但观察全球权益市场的趋势和经济基本面数据,这似乎是阶段性的修正,而非新趋势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