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重要讲话中,都对合格党员提出了具体的要求。2014年1月,他在内蒙古自治区调研时强调,“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讲修养、讲道德、讲廉耻,追求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养成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他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的讲话中也指出,“党性说到底就是立场问题。我们共产党人特别是领导干部都应该心胸开阔、志存高远,始终心系党、心系人民、心系国家,自觉坚持党性原则。全党同志要强化党的意识,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做到忠诚于组织,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全党同志要强化组织意识,时刻想到自己是党的人,是组织的一员,时刻不忘自己应尽的义务和责任,相信组织、依靠组织、服从组织,自觉接受组织安排和纪律约束,自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
二、合格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
无论是《党章》《廉洁自律准则》还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求,都指向一点: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先锋,即是在先、先进的意思。“先进”是共产党员的重要特征,是合格共产党员的基本条件。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体现出来。
一是志存高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产党员要志存高远。志存高远,就是要树立崇高而远大的理想信念。《党章》明确规定:“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人追求的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一个人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首要条件,就是要“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就要矢志不渝去追求理想信念。
二是忠诚于党。“对党忠诚老实,言行一致”是《党章》对全体共产党员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同志要强化党的意识,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做到忠诚于组织,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绝对忠诚于党是对党员的根本政治要求,是党的事业顺利发展的坚强政治保证。
三是克己奉公。克己奉公,就是克制自己的私心,一心为公。一般而言,人是自利的。但作为共产党员,在公利与私利面前,必须先公后私,克己奉公。要严格区分公与私的界限,做到“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在个人利益与公众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以公众利益为重,以个人利益为轻。
四是崇廉拒腐。廉与腐,有时是一念之间的选择。事实上,只要有公权力都可能产生腐败。腐败是指国家公务人员借职务之便获取个人利益,从而使国家政治生活发生病态变化的过程。崇廉拒腐,就要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对一切腐蚀诱惑保持高度警惕,慎独慎初慎微,做到防微杜渐。”
五是尚俭戒奢。尚俭戒奢,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也是新修订印发实施的《廉洁自律准则》对全体党员的规范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坚决反对讲排场比阔气,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六是淡泊名利。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既如此,一个人要想淡泊虚名私利,不为五斗米折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即使不容易,合格的共产党员也应该做到。《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以外,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
七是遵纪守法。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是共产党员必须履行的义务。遵守党的纪律,要突出强调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党的政治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在政治生活中所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政治纪律对于党的集中和统一,对于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党的政治规矩,是指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在党内政治生活中必须遵守的纪律、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的总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