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左丘明著作除了《左传》外,还有《国语》,称为《春秋外传》。十三经之外再加《左传》和《国语》便是十五经。
〖启示〗《国语》记录周末春秋时期周、鲁等国贵族言论,以每个国家来记述,而《左传》是按年编排,侧重记事。
jīng jì míng fāng dú zǐ cuō qí yào jì qí shì
经既明 方读子 撮其要 记其事
【解释】经传都读熟了然后读子书。子书繁杂,必须选择比较重要的来读,并且要记住每件事的本末因果。
〖启示〗学习和掌握各门类的知识都要牢记一条原则,学习历史更是如此,这就是提纲挈领,掌握主要脉络。对于重点历史事件要记住它的起因和结局,才能很好地掌握这门学问。
wǔ zǐ zhě yǒu xún yáng wén zhōng zǐ jí lǎo zhuāng
五子者 有荀扬 文中子 及老庄
【解释】五子是指荀子、扬子、文中子、老子和庄子。他们所写的书,便称为子书。
〖启示〗五子当中,我们比较熟悉的,恐怕只有老子和庄子,他们博学广闻,象老子,就连孔子都曾向他请教过礼的问题。庄子则经常用寓言的形式表达思想,是非常有趣的。
jīng zǐ tōng dú zhū shǐ kǎo shì xì zhī zhōng shǐ
经子通 读诸史 考世系 知终始
【解释】经书和子书读熟了以后,再读史书、读史时必须要考究各朝各代的世系,明白他们盛衰的原因,才能从历史中记取教训。
〖启示〗我国的春秋战国时代,是各种哲学思想百家争鸣的时代。像荀子的人性本恶说、扬子的自利说、老庄的顺其自然说等等。这些思想都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
zì xī nóng zhì huáng dì hào sān huáng zài shàng shì
自羲农 至黄帝 号三皇 在上世
【解释】自伏羲氏、神农氏到黄帝,这三位上古时代的帝王都能勤政爱民、非常伟大,因此后人尊称他们为“三皇”。
〖启示〗历史学家大体把历史分为三个阶段:即上古、中古、近代。中国历史从商代以后才有了较可靠的记载,这以前的历史是个神话和传说的时代,即上古。
táng yǒu yú hào èr dì xiāng yī xùn chēng shèng shì
唐有虞 号二帝 相揖逊 称盛世
【解释】黄帝之后,有唐尧和虞舜二位帝王,尧认为自己的儿子不肖,而把帝位传给了才德兼备的舜,在两位帝王治理下,天下太平,人人称颂。
〖启示〗尧是位很贤德的帝王,他把帝位禅让给有贤能的舜做继承人。当然舜也不负众托。在他们所处的这段历史时期,是中国上古历史上的黄金时代。
xià yǒu yǔ shāng yǒu tāng zhōu wén wǔ chēng sān wáng
夏有禹 商有汤 周文武 称三王
【解释】夏朝的开国君主是禹,商朝的开国君主是汤,周朝的开国君主是文王和武王。这几个德才兼备的君王被后人称为三王。
〖启示〗夏商周,在中国历史上合称三代,每一代的时间都很长,夏朝统治四百年,商朝统治六百年,周朝统治八百年。这一时期的历史仍然掺杂了许多神话和传说。
xià chuán zǐ jiā tiān xià sì bǎi zǎi qiān xià shè
夏传子 家天下 四百载 迁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