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站内文章:
软件用户服务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股民天地 >> 大盘分析 >> 证券新闻 >> 正文
市场“炒地图”风起云涌 投资者须理性看待
作者:jincvip 更新时间:2017-4-13 10:32:48 点击数:
分享到:

近期,A股市场“炒地图”现象再次风起云涌,从自贸区、一带一路到雄安新区、粤港澳大湾区等,相关概念股轮番被炒,其中雄安新区概念股所引发的河北板块全线大涨,不论业绩与回报的快速连续上涨,使得“炒地图”市场现象进入高潮。通过历史对比来看,我们认为,“炒地图”与政策的预期密切相关,但历史轨迹显示,往往在热炒之后,形成较大的市场回落,投资风险较高。

2017年4月12日,雄安新区相关概念股成交量突破千亿元,从当日市场来看,尽管雄安概念中仍有河北宣工、先河环保、保变电气等品种表现,但板块内也出现汇中股份、乐凯新材、凌云股份、金牛化工等品种跌停情况。此外,虽然粤港澳大湾区概念股有品种跟上,但由于体量过大,人气引领不强,最终概念股出现分化,市场总体收出阴线。

研究市场轨迹发现,今年至今雄安新区概念股表现最为强烈,其整体性上涨及部分品种连续4-6个涨停板,使得“炒地图”市场行为非常明显。诚然雄安新区建设具有战略意义,但从证券投资价值角度并非如此,我们看到一些亏损或业绩长年较差、PE高估的公司因为题材而连续大涨,这种背离价值的投资面临的风险是极大的。受此带动,我们发现粤港澳大湾区概念、接轨上海的“嘉兴样本”、沈阳新区等也不时体现区域题材,还有什么新区、样本很难预测。

从历史角度来看,我们研究发现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出台了数十个区域规划,既有国家级的也有区域级的,当时受四万亿经济刺激政策,市场当时出现了围绕区域规划而进行的“炒地图”热。从长三角、珠三角新区、滨海新区、横琴岛、厦门新区、中原城市体规划、皖江经济带、鄂尔多斯新区、延安新区等一系列的区域板块出现过大炒,但从最终的情况来看,这些新区或规划所形成的市场炒作过后的回落让投资者损失较大,特别是一些概念类、业绩差且估值过高的品种,经过近年的历史对照,许多区域规划并未给大多数公司带来经营业绩的提升,一些反而成为亏损与业绩连续下降的品种,因此历史轨迹所体现的“炒地图”热过后往往是题材的一个短期表现特征。

对于题材类股票的市场现象,我们看到其连续四个涨停出现,其部分品种日换手率超过20%,这也需要相关规则跟上,以往的临时停牌公告没有出现,而这时参与的投资者往往是信息不对称的,而何种机构或个人出现在买盘信息难以得知。因此对于“炒地图”市场现象,需要管理层、交易所及相关上市公司信息、规则等及时跟上。

总体来看,“炒地图”与政策预期密切相关,从某种程度上对于短期市场有刺激作用,但如果“炒地图”在一个风险较高的证券市场不时出现,那么这说明市场的成熟度依然较差,“炒地图”虽然在一定阶段内带来短期收益,但从风险角度来看,一旦追高回落也将风险出现,使得投资者亏损增加。从证券投资学的角度来看,股票价格围绕价值波动是重要的市场规律,已为中长期市场所验证,世界主要成熟市场依据的市场经济原则,优胜劣汰机制使得市场价值投资更为有效。因此,从目前阶段来看,对于题材类的“炒地图”现象,投资者须理性看待。

北京证券网
    
今日要闻
栏目48小时热点
全站48小时热点
 
网站简介 联系我们 免责条款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用户服务 
免责声明: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Copyright 2011, Hubei Smart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400-690-9926 E-MAIL:mbl516@163.com 鄂ICP备12014895号-3 鄂公网安备42282209000026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