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场最近一周表现不佳,截至周四收盘,沪指已经四连阴,险守3200点大关。美联储刚刚加息不久,再加上季末资金面紧张,央行并未出手对资金面进行纾缓,银根抽紧的特征越来越明显。此外,随着市场的下跌,担心破位的观点开始增多,但分析人士指出,目前A股完全在证金公司等“国家队”的掌控之中,不可能出现大级别的系统性风险。展望未来,市场更可能继续在3000-3300点的箱体中来回震荡,投资者可以继续挖掘结构性的个股机会,而不要去赌趋势性的大盘机会。
沪指四连阴有破位迹象四方面因素引发忧虑
沪指周四低开低走,收盘下跌0.96%,盘中最低下探至3195.85点,回踩60日均线暂时获得支撑,收盘报3210.24点,四连阴险守3200点整数关口。市场成交量略有放大,两市合计成交5821亿元,行业板块几乎全线下行,个股一片惨绿,仅电力、银行、保险板块逆市上扬。次新股再次暴跌,创业板跌近2%,两市逾20股跌停。截至收盘,沪指跌0.96%报3210点,深成指跌1.64%报10348点。
综合来看,市场观点主要认为以下四方面因素共同发力导致了A股破位下挫:其一、市场热点不济,次新股的炒作越来越顾忌监管动作进一步升级,游资大面积溃退,不仅对市场人气造成重挫,更加速了资金的离场避险;其二、资金面上,央行连续暂停公开市场资金净投放,国债隔夜逆回购利率飙涨至近两月新高,货币政策风向转变已不言而喻,市场流动性吃紧让股市持续承压。其三、有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当前是年报、季报披露(预报)密集期,机构在此时点或经常调仓换股,加剧市场短期震荡。如本周“一带一路”崛起,包括港口等板块的走强便是机构调仓换股带来的市场表现。其四、技术面上,沪指周一冲击3300整数关未果,此后更是走出四连阴的下跌形态,悲观情绪加速了指数进一步探底。
季末资金面紧绷引发担忧 GC001利率报30.1%
季度末,金融体系资金紧张程度升级,周四午后国债逆回购利率飙升,上交所国债回购利率GC001报30.1%。值得关注的是,央行公告称,随着月末时点临近,财政支出力度进一步加大,对冲央行逆回购到期后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处于较高水平,3月30日不开展公开市场操作。这已是央行连续五日暂停公开市场逆回购。
3月29日银行间质押回购利率全面上行,隔夜、7天、14天和28天回购利率分别上涨11.36BP、19.08BP、69.73BP、51.34BP;交易所非跨月回购利率大涨;国债期货尾盘跳水,主力合约价格全面下行。 中信证券认为,临近季末,三大事件冲击流动性,建议投资者注意保持自身流动性安全。流动性冲击事件影响叠加,首先,虽然MPA实际上并未产生大规模流动性缺口,影响总体温和,但考核预期可能降低银行资金融出意愿。其次,公开市场停做基本对冲财政投放,央行一方面在于通过MLF操作投放和公开市场回笼配合实现缩短放长,维持资金面紧平衡,另一方面平衡财政投放对于市场流动性的季节性增量,因此流动性规模整体稳定。季末资金需求、银行与中小金融机构流动性不均衡,银行间与交易所的流动性分布不均衡可能是导致货币市场利率高企的原因。
短期仍需等待资金面压力的充分释放
分析人士指出,3月以来沪深大盘一直维持震荡整固模式,数次挑战前高但都无功而返。在此期间,次新股是一条重要的投资主线,赚足了市场眼球。伴随着次新股大幅回撤,“一带一路”主题尝试接力,但应者寥寥未能聚拢人气,市场本周也开启整固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