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君安宏观团队也同样认为货币政策将更加强调中性。国泰君安宏观团队指出三季度提的是“稳健的货币政策”,而四季度新加入了“中性”两个字,为“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而流动性将会继续收紧。三季度提的是“流动性合理充裕”,而四季度则变为“流动性基本稳定”,表明央行有意渐进收紧流动性。
2、明确提出“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突出强调防范风险。
国泰君安宏观团队指出,央行报告明确将表外理财业务纳入宏观审慎评估,并逐步探索将更多金融活动和金融市场纳入宏观审慎管理,保持货币金融环境的稳健和中性适度,实现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适度增长。
同时,第一次提出金融调控政策框架的“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表明央行在面对金融风险时,可能双管齐下。
3、4季度贷款利率止跌回升,超储率大幅上升。
申万宏源宏观李慧勇、王健分析,4季度贷款利率止跌回升,超储率大幅上升。2016年四季度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上升5个BP至5.27%,自2014年三季度以来首次上行。其中,票据利率大幅上行85个BP至3.9%,房贷利率持平于4.52%,一般贷款利率则继续下行至5.44%。贷款利率的上行,主要受票据融资利率大幅度上行拉动,可能主要和需求回升以及金融去杠杆提高资金成本有关。
超储率大幅回升。2016年四季度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率环比大幅上升70个BP至2.4%,也明显好于2015年同期,高于2008年以来平均水平。他们认为,超储率的大幅回升,一方面包含了季节性因素;另一方面也反映出银行资金融出的意愿较低,这或许与银行预期政策可能趋紧而有所防范有关。
4、央行对全球、国内经济的看法更加乐观
国泰君安宏观团队认为央行对全球经济的看法更加乐观,但同时对美联储加息和缩表表示担忧。三季度报告认为“全球经济总体看仍然乏力”,报告认为“全球经济总体呈现复苏态势,部分发达经济体增长可能加快”。与此同时,央行对美联储加息和缩表的担忧明显增加,本次报告增加了“美联储加息和缩表节奏存在不确定性,过去几年极度宽松货币政策环境下逐渐积累的全球资产泡沫也有内在调整的压力”的表述。
他们认为,央行对中国经济看法也更加乐观。关于中国经济部分,央行此次部分认为“有利于经济稳定增长的因素不少”“经济下行压力减轻”。同时,央行也强调,未来一段时期内外部形势仍很复杂,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面临的挑战也不少。
三、会有些什么样的影响
股票市场影响:
任泽平发布观点认为,央行对经济企稳回升的信心有所增强,但对通胀预期上升并不十分担心,货币政策把防风险放在更重要位置,转向稳健中性甚至中性偏紧。央行强调了“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的双支柱政策框架,在新货币政策框架下启用货币市场“加息”,调节好货币闸门,限制投资投机性购房。货币政策转向中性偏紧的目的是防风险去杠杆,支持实体经济,实现“脱虚向实”。
近期信贷和投资超预期,房市债市调控之后银行增加了对实体经济的贷款力度,地方政府换届完成后的投资冲动带来基建投资超预期,企业盈利改善带来前几年被推迟的设备资本开支大幅增长,外需改善和汇率贬值推动出口回升。考虑到一季度信贷和投资超预期,这一轮景气周期复苏有望持续到二季度,因此货币政策中性偏紧有望延续到2季度。
综合分析,他认为,行业景气从上下游向中游传导,行业轮动,中游崛起,利好股市。
债券市场影响:
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认为,“债市最黑暗时代”已经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