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面上,中国建筑依然相对较为平静。公司曾在9月末、10月下月和11月中旬披露过几份重大项目公告。涉及合同金额动辄数百亿元。但熟悉中国建筑的投资者想必也清楚,对于一家年营收逾8000亿元的上市公司而言,这些合同就是小菜一碟,或许难以在市场上引起多大涟漪。
记者注意到,自10月以来,关于中国建筑的券商研报可谓层出不穷。而这些研报的主要观点几乎都是看好中国建筑业绩将加速甚至超预期增长。譬如首创证券便认为,作为有着很强品牌效应的行业龙头,中国建筑势必会在订单开拓方面领先于竞争对手,“十三五”期间取得一定的业绩增长。
东北证券此前也针对中国建筑三季报发布研报称,三季报显示公司销售毛利率降低、费用率持平、经营性现金流大幅改善;新签订单快速增长、基建表现抢眼、海外市场逐步发力;旗下地产业务土地储备充足、具备长期发展能力、有望持续贡献丰厚利润。
莫非这些都是令安邦动心的兴奋点?